ID: 24406556

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2025-2026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1299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河南省,平顶山,鲁山县,2025-2026,学期,期中
  • cover
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八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 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右图呈现了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状况,英国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摧残中国人的精神体质 B.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暴利 C.降低清朝货物进口关税 D.削弱清朝军队的战斗力 2.“这场冲突标志着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根本性转折,传统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被迫进入以条约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材料中“这场冲突”是指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相信“只要中国每人每年需要一顶睡帽,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而事实是三年不到的时间,这一梦想就开始破产。为扭转这一局面,英国采取的行动是 A.在中国设立工厂 B.割占台湾 C.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与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 C.义和团抵抗外来侵略 D.清朝签订《辛丑条约》 5.史学界有观点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就其结局命运本质仍是旧式农民起义内讧斗争的延续。此观点依据的史实可能是 A.定都天京 B.永安建制 C.安庆陷落 D.天京事变 6.洋务运动初期,李鸿章明确表示“鄙人职在主兵,亦不得不考求兵法……然兵乃立国之要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立的企业是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轮船招商局 D.汉阳铁厂 7.有史学家认为左宗棠是杰出的民族英雄,这主要是基于他 A.指挥黄海大战 B.领导虎门销烟 C.率军收复新疆 D.创办福州船政局 8.做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以下思维导图的主题是 A.外交政策演变 B.追求民主政治 C.思想解放运动 D.近代边疆危机 9.陈旭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二人都在强调甲午中日战争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大门 B.开启了中国现代化探索 C.使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出现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0.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都以中国为宰割的对象,争先恐后地资本输出,掠夺利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B.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C.八国联军开始侵华 D.英法打开中国市场 11.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政策”。认为“至柔唯棉,至刚唯铁”。这表明他主张 A.君主立宪 B.实业救国 C.平均地权 D.民主共和 12.梁启超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由此可知,戊戌变法的目的是 A.发展经济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维护帝制 1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说:“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一言论是基于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4.八年级同学在进行“图片学史”活动时收集到如下图片,符合这一图片标题的是 A.中国近代屈辱的开端 B.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 C.半殖民地化最后一击 D.制度变革的初次尝试 15.他出身于广东香山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在檀香山求学,回国后在香港、广州学医,接触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