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84

五人墓碑记[上学期]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2479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五人,墓碑,学期
  • cover
课件22张PPT。五人墓碑记张溥安吉昌硕高级中学 蒋金良1、作者介绍2、文体知识3、课文背景4、课文分析 张溥(1601———1640),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太仓(江苏)人。 明末有许多文社,复社大约本于“应社”,集合许多小社而成。以复兴古学,务为有用相号召,大约成立于熹宗天启末。 张溥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和同乡张采并称“娄东二张”。 碑记,又称碑志,是记叙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刻在墓碑上的文字。 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石刻。从立碑的地点和用途上分,有山川碑、宫室碑、桥道碑、寺庙碑著称。 而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记叙。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 级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 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 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成等一 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 以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 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 天启六年(1626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第一段 实词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 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⑴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⑵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⑶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⑷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第一段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4、请于当道:引入动作涉及对象。第二段 实词 1、去今之墓而葬焉: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⑴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 (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⑵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⑶ 距,距离。 ⑷到,往。休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 慷慨得志之徒:(做事合乎心愿,顺利)官运亨通。 其疾病而死:名词用作动词,作状语。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 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 虚词 1、 夫五人之死:发语词。 2、而葬焉:兼语词。 3、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 4、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 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 6、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第三段 实词 1、在丁卯三月之望: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 最后一天(晦) 十五(望) 十六(既望)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先:形容词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