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92737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4-04-2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79120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百家争鸣,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啥是“百家争鸣” 真的有100家嘛?? 百家 争鸣 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法家等等 指各流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见解 百家争鸣含义 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实质 1、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百家争鸣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 2、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互相辩难,于是在思想领域里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 历史 背景 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根本原因) 思想: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士阶层崛起。 百家争鸣 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改革变法,旧有制度逐步消亡,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形成(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政治: 春秋 战国 老子 孔子 墨子 庄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 原名李耳,字聃 道家学派创始人 “无为而治” 《老子》(《道德经》) 4.思想主张: ①顺应自然 1.生平: 2.地位: 5.政治主张: 3.著作: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②万物具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春秋楚国人) 道家 出生 明志 教学 从政 周游 修订 逝世 前551 前479 (73岁) 15岁 37—50岁 51岁 55—68岁 68岁 悲苦的少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生失意的政治家 治学严谨的教育家 ———孔子 儒家创始人 原名孔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生平: 2.地位: 3.核心思想: 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孔子(春秋) 儒家 以德治国,恢复周礼,反对苛政。 (1)教育理念:主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2)教学特点: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3)教育方法:提出因材施教等理念 (4)教学内容:《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整理) 4.政治主张: 5.教育成就: 材料研读 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 有利于改善民生;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 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 借鉴意义。 贵族子弟:孟懿子 司马牛 贫穷卑微:颜回 闵子骞 子路 家境富裕:子贡 冉有 天资聪颖:颜回 子游 子夏 相对愚钝:曾参 子路 有教无类,不分出身 学生为王室和贵族 官学 私学 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学派 代表 时期 主张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战国 “礼治”,等级秩序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