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92840

湖北省荆门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9947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期末,解析,试题,物理,考试
  • cover
荆门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计算时,水的密度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标号涂黑。 1. 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 A. 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 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C. 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可修改数据 D. 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并如实记录数据 【答案】D 【解析】 ACD.测量物体的长度要尊重客观事实,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不能凑数,更不可以修改测量结果,故A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保留小数位数没有实际意义,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果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分钟的时间内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6m,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这个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②这个物体可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③这个物体每秒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cm ④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1m/s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0分钟的时间内每分钟通过的路程都是6m,虽然物体每分钟均通过6m的路程,但不能保证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物体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该物体可能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①③错误,②正确;这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④正确,故②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某校“五四”青年节举行合唱比赛,在乐队的伴奏下,同学们满怀深情地放声高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学们的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B. 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是由空气传播而来,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观众能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响度不同 D. “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较高 【答案】A 【解析】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同学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态、液态、固态中传播,故B错误; C.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 D.“放声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一般用尖、细来形容,故D错误。 故选A。 4. 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 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是需要介质 D. 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A 【解析】 A.发声体的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A说法正确; B.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说法错误; C.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说法错误; D.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说法错误。 故选A。 5. 我国的航天科技领先世界,如图所示是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返回舱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保护航天员的安全,设计师在返回舱的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当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时, 该“特殊”材料会发生下列哪些物态变化(  ) A. 熔化、汽化、液化 B. 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