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096720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件

日期:2024-06-0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2418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4年,两晋,交融,民族,分立,政权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 思维导图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西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隋朝 宋 齐 梁 陈 北朝 南朝 民族迁徙 政治改革 游牧民族内迁 北方人口南迁 与汉族杂居,逐渐交融 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大单元知识梳理 1 知识点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口迁徙 江南地区的开发 2022年版课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歼灭袁绍军队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概况 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军,曹操带兵北撤 影响 为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 政权 国家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____ 220年 曹丕 洛阳 汉(蜀汉) 221年 _____ 成都 吴 229年 孙权 _____(今南京) 影响 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 魏 刘备 建业 三国鼎立形势图 时空观念:魏统治北方地区,蜀汉控制西南地区,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2.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北方各民族交融加强,鲜卑拓跋部原有习俗不利于治理北方 人物 北魏_____ 措施 (贵阳2023.13) 迁都移民 494年迁都_____,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推行汉化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_____;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性质 一次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影响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孝文帝 洛阳 汉姓 《北魏帝王出御图》 [贵阳2022.30(1)] 史料实证: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都穿着长袍宽袖的汉族服装,是孝文帝改革以汉服代替鲜卑服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的民族交融 3. 人口迁徙 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口迁徙 少数民族内迁 概况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不断内迁 影响 (1)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内迁各族建立的政权频繁更替,形成十六国局面 (2)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 人口南迁 概况 (1)西晋八王之乱时期,中原人口大批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到东晋后期,_____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 影响 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及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长江中下游 江南 地区 的开发 原因 (1)政治因素:江南地区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经济因素: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3)自然因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表现 农业 耕地面积增加,兴修水利工程;生产技术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 南朝时的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影响 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建康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家国情怀) 大单元素养导向 历史特点 (1)民族间的交融不断加强: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相互学习接受彼此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民族隔阂趋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