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20275

【核心素养】15 白杨礼赞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3196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白杨,礼赞,教案
  • cover
15 白杨礼赞 1.语言运用:朗读课文,正确理解并积累“秀颀、婆娑、坦荡如砥、潜滋暗长”等词语。 2.思维发展: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3.审美鉴赏: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4.文化传承: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朴质、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及北方农民的纯朴品质。 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感情。 2.理解白杨树的美和精神内涵。 3.分析描写黄土高原及结尾将白杨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理解本文的抒情线索,学习散文状物抒情的写法。 诵读法、探究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树是自然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柳的倩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松的雄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梅的风韵。今天我们再领略一下“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的白杨树的俊美。(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疏通字词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主要作品有小说《子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林家铺子》、《春蚕》及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2)背景链接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这篇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生难字词 (1)字音 开垦(kěn) 锤炼(chuí) 主宰(zǎi) 枝(zhī) 倦怠(dài) 倔强(jué) 伟岸(àn) 傲然(ào) 宛然(wǎn) 鄙视(bǐ) 婆娑(suō) 楠木(nán) 虬枝(qiú) 秀颀(qí) 妙手偶得(ǒu) 坦荡如砥(dǐ) 潜滋暗长(qián) 不折不挠(náo) 旁逸斜出(xié) 恹恹欲睡(yān) (2)理解词义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滋,生长。 【恹恹】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婆娑】枝叶扶疏,形容姿态优美。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解说题目。 点拨:“礼赞”的含义:对某事物或人物的赞美,现代汉语中指赞赏,是比赞赏更加书面的一种用法,带有敬重和钦佩的味道。 标题交代了写作对象,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明确本文的体裁:状物抒情散文。 四、研读思考 寻找“不平凡” 朗读———读懂“礼赞”内容 1.抽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安排独句成段的地方齐读。以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默读全文,画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 点拨: 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D.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E.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3.齐读找到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中反复出现能够体现白杨树精神的短语是什么? 点拨:“不平凡”。作者围绕“不平凡”反复礼赞白杨树,突出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 小结:首尾呼应,结构严谨。线索清晰,反复礼赞。 4.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作者从几个方面写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点拨:从三个方面写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