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4638

5.1质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3706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五四,化学,初中,人教,质量
  • cover
5.1质量守恒定律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过滤可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水电解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D.用特殊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 2.将某物质R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纯净物) 某物质R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CO 反应前质量/g 2.3 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CO的质量为1.5 g B.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R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根据题中信息确定R的化学式为C2H6O 3.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5 48 17 10 反应后质量/g 33 39 18 10 A.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B.乙一定是化合物 C.甲、乙的质量比为8:9 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4.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式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H2+Cl22HCl B.N2+3H22NH3 C.2H2+O22H2O D.2CO+O22CO2 5.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化合物R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R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0 B.44gCO2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g C.化合物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化合物R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一定为1:1 6.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氧元素质量减小 D.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若消耗6g的乙,则生成34g的丙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8.一定条件下,H2S与SO2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值为19 B.物质M中只含S元素 C.反应前后构成物质的粒子数目不变 D.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9.下列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蜡烛燃烧是否有水生成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D.比较MnO2和Fe2O3 10.4.6g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一定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氧元素,可能含碳、氢元素 二、判断题 11.10g的酒精和10g的水混合之后的质量为20g,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 1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 ) 13.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14.我们肉眼看得见的宏观变化,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因此质量守恒。( )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2.4g甲烷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得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5.8g。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7:22( ) 三、综合应用题 16.用下列实验探究镁的性质。 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镁条插入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做燃烧的实验时,生成的白色固体中有少许淡黄色固体。 (1)生成白色固体的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 (2)针对淡黄色固体,提出猜想:镁能与N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固体。 将1.44g镁在N2中充分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