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8121

(统编版·五四制)第2课《少年闰土》第二课时分层作业(有答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59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少年闰土,作业,分层,课时,第二,统编
  • cover
第2课 《少年闰土》 分层作业 一、填空题 1.选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心理描写 C.外貌描写 D.语言描写 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②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    ③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④晏子心里想:贤明的君主,不应为野草而伤害禾苗。    2.写出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②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③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二、判断题 (1)课文写的是“我”的回忆。 (2)“没有知道”就是不知道的意思。 (3)闰土和“我”“仿佛年纪”中,“仿佛”是好像的意思。 (4)“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中的两个破折号都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那鸟雀就_____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   ,表现了闰土的   。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   。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说话断断续续。 B.列举省略。 四、阅读短文,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③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1.第①句中,“  ———和“  ———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刷子李   。 2.第②句写出了刷子李刷浆时的   ,句中表现节奏美的词语有   、   。第③句中表现效果美的词语有   、   。 3.画波浪线的部分都是作者的   。 4.请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答案解析部分 一1.【答案】C;A;D;B 【解析】【分析】描写方法要: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句子,①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是外貌描写。 ②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是动作描写。 ③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是语言描写。 ④晏子心里想:贤明的君主,不应为野草而伤害禾苗。是心理描写。 【分析】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2.【答案】那中间;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素来,向来 【解析】【分析】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三.【答案】(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正确(2)正确(3)错误,“仿佛”是差不多的意思。(4)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4.【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 (2)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