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39283

统编版(五四制)12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2课时)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08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五四,古诗,二首,教学设计,2课时
  • cover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在语境中学习“首、踪”等12个生字,能正确书写“首、无”等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积累。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浮萍、泉眼、树阴、细流”等词语的意思。 4.能通过想象画面、图文对照等方法,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能在语境中学习“首、踪”等12个生字,会写“首、无”等7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通过想象画面、图文对照等方法,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PPT、音频资源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在语境中识记“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和“采”。 2.能用做做动作、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的方法了解“撑小艇、偷采、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能熟读成诵。 4.能通过想象画面、图文对照、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背诵已学古诗,揭示课题———《12 古诗二首》。 2.学习生字“首”。 (1)字音:翘舌音 (2)首是量词,积累:一首歌、一首曲子、一首古诗…… 过渡:课题中的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找一找。 3.明确本课的任务:学习《池上》这首古诗。板书“池上”,齐读课题。 4.理解题意:池上指的是哪里?想一想池塘上有什么? 5.介绍诗人白居易。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要求: (1)听录音,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互读,齐读。 2.读出节奏。 (1)师范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感受停顿,读出诗的节奏。 (2)小结:五言诗一般在两个字后面停一停,会让诗句读起来更通顺,更有节奏感。 3.了解诗的大意。 三、体会诗意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一句)自己读读这句诗,再看看图片,猜猜写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读中体会意思。 3.做动作理解撑小艇。 (1)小艇就是指———小船。 (2)做“撑小艇”动作。 (3)展开想象:你们撑着小船行驶在荷花池上,仿佛看到了什么? (4)介绍莲子。 (5)指导朗读,读出小娃高兴的心情。 4.品读:偷 (1)理解“偷”:想一想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小娃偷偷地采白莲,猜想一下,这时候小娃的心情是怎么样? (3)一个“偷”字,写出了小娃的调皮可爱,多有趣啊! (4)指导朗读,读出小娃既紧张又高兴的心情。 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结合图片,做做动作,展开想象,大致了解了诗句的意思。 6.配上动作,有感情读诗句。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第二句:自己读读这句诗,边读边想:小娃偷了白莲,会不会被发现呢? 2.交流出示:浮萍一道开。 (1)出示图片认识“浮萍”。 (2)播放视频理解“一道开”。 (3)指导朗读。 3.出示:不解藏踪迹。诗画对应,教学“踪迹”。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几幅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是谁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 是 留下的踪迹。 (2)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4.通过对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体会小娃的天真可爱。 四、诵读积累 1.背诵古诗。 (1)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藏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 , 偷采 回。 不解藏 , 浮萍 开。 (2)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 池上 【唐】白居易 撑 , 采 回。 藏 , 开。 2.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 3.配乐背诵古诗。 五、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首”和“采”,观察它们所在的位置。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难点。 首: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