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0868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课文备课方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215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雷锋,叔叔,在哪里,课文,备课,方案
  • cover
课文备课方案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一首现代诗,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领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去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全诗共5个小节。第1、2小节写“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小溪向我们讲述雷锋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路上抱着迷路孩子的事迹。第3、4小节写“顺着弯弯的小路”寻觅,小路向我们讲述雷锋踏着荆棘、流着汗滴背年迈大娘的事迹。第5小节概括地写“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两个“哪里”一头一尾,凝练概括,点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的主题。 全诗语言简洁,相似的结构,反复的句式,读来朗朗上口。 插图是吴为山先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雕塑作品,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雷锋朝气蓬勃、迈步向前的精神风貌。 课后第二题,建议在阅读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猜词语意思的方法。如,可以通过字形结构猜测“晶莹”的意思:“晶莹”的“晶”字,有三个“日”,可知“晶莹”的物体亮亮的;可以结合语境猜测“年迈”的意思;可以通过图片辅助、联系生活体验猜测“泥泞”的意思;还可以通过联想近义词猜测“寻觅(寻找)”“年迈(年老)”的意思。 课后第三题,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1)识字。读准字音:“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其中“蒙”的韵母eng容易误读为ong,要注意区分;“顺”是翘舌音,避免读作sùn;“献”可与同音字“现”通过组词,比较识记,如“献出”“出现”。识记方法:可采用形声字猜读、形近字比较、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等方法来识记,如“泞”是形声字,可根据“宁”猜读,由“氵”可知与水有关;“莹”与“萤”是形近字,通过比较可区别,一个与玉石有关,一个与昆虫有关;“瓣”结构复杂,可采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辛+瓜+辛=瓣”;“迈、需、献、瓣”还可以通过与熟字组词的方法识记,如“年迈、迈步、迈开,需要、需求、急需,献出、献花、献宝,花瓣、瓜瓣、豆瓣”。 (2)写字。可归类指导书写:“锋、昨、洒、温、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冒、留、弯、背”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宽下窄。此外,还有一些容易写错的字,如“暖”,要注意右边“爰”和“爱”的区别;又如“冒”,这是一个容易写错的字,上面不要写成“曰”。 2.阅读理解 这首诗借助诗题提出问题,指引我们去诗中“寻觅”。教学时,教师可在简介雷锋、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学习。重点指导学生细读诗句,想象画面。(1)想象周围环境。如“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泥泞路”,可配上一些图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流淌的长长小溪,下个不停的绵绵细雨,坑坑洼洼、湿滑不平的小路,还有一路深浅不一、歪歪扭扭的脚窝。又如“弯弯的小路”“路上的荆棘”“晶莹的露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想象小路荆棘丛生、蜿蜒曲折。对于“荆棘”一词,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想象。(2)想象人物表现。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抱”的情形怎样?“抱”得紧紧的,甚至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孩子,生怕孩子被雨水淋着。“背着年迈的大娘”,“背”的样子如何?“背”得背都弓着了,汗水直流。(3)拓展想象。在了解诗中提供的两个情节的基础上,结合诗歌最后一节“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继续拓展想象:我们又在什么地方遇见了雷锋?他在帮助谁,怎么帮?教师可提示,可能在公园里,或在马路上,甚至就在校园里,等等,到处都有雷锋助人的身影。通过拓展想象,雷锋助人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