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0869

5守株待兔 课文备课方案素材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2次 大小:63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守株待兔,课文,备课,方案,素材
  • cover
课文备课方案 5 守株待兔 备教材教法 文本解读 1.内容简说 《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结构特点 课文仅39个字,短小而精辟,寓意很深刻。 3.写作特色 课文语言凝练而韵味十足。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教学策略 1.认写字词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可以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学习。指导识字时,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回忆一下农民伯伯在地里拿着农具耕田的样子,从而理解“耕”的意思。 教学会写字时,要指导学生注意笔画的穿插和避让,注意横画较多的字,提醒学生注意横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2.阅读理解 本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小古文,在教学时要充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教师要注重范读引导,指导学生正确停顿;要借助课文的注释和插图,帮助学生疏通文义。 3.类文迁移 在文言文之后可以引入课后“阅读链接”———白话文的《南辕北辙》,一是引导学生明白这则寓言的寓意;二是了解寓言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三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前者简洁,后者易懂。 备教学资源 1.《韩非子·五蠹》简介 《韩非子·五蠹》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五蠹》全文近四千七百字,是先秦说理文进一步发展的作品,可以反映出韩非的文章的一般特点。作者举出了大量的事实,于对比中指出古今社会的巨大差异,论据充分,词锋锐利,推理事实切中肯綮。 2.兔子 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头部稍微像鼠,耳朵根据品种不同有大有小,上唇中间分裂,是典型的三瓣嘴,非常可爱。兔子性格温顺,惹人喜爱,是很受欢迎的动物。尾短而且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宠物兔喜欢黏人,野兔怕人。颜色一般为白、黑、灰、枯草色、棕红色、米色和花色。 3.树桩 树桩是树木砍伐或死亡后残留在地上直立的一段。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