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41462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81张PPT)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13059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课件网) 课外古诗词诵读 01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重点) 02 学习诗歌中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感受诗人蕴涵其中的情思。(难点) 课时目标 一 泊秦淮 导 入 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秦淮,是一条河的名称。有谁知道这条河在哪呀 ( 江苏省)秦淮河由城中穿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后庭花》据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由于陈后主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最终丢失了江山,因此他所作的《后庭花》也就成为了亡国之音。如今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又听到此曲,他的心情应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牧的《泊秦淮》。 知人论世,积累知识 【一】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他的诗文多讽喻时政,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作品《阿房宫赋》亦颇有名。有《樊川文集》。 走近作者 杜牧 秦淮,即秦淮河,长江下游支流,相传是秦时为疏通淮水开凿。秦淮河流经的南京夫子庙一带,在六朝时十分繁华。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当时的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藩镇割据,外部有敌人袭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已经出现严重危机。统治集团却还在尽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诗人当时夜泊秦淮,看到秦淮河畔浮靡豪奢的景象,感慨万千,触景感怀,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探寻背景 借助注释,初读诗歌 【二】 1.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bó)/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朗读诗歌 2.借助注释,用流畅(优美)的语言翻译诗歌。 答案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河边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涵咏推敲,品读诗歌 【三】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案———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构成了一幅凄冷、迷蒙的秦淮河夜景图。 2.“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 此句承上启下。“夜泊秦淮”为上句的写景交代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照应诗题,“近酒家”为下句“商女”的出场做铺垫。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引用了南朝陈后主作曲《玉树后庭花》,寻欢作乐终致亡国的典故。 (2)点明题旨。 (3)运用曲笔的写作手法,借古讽今,借商女讽刺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对比阅读,体悟感情 【四】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竹里馆 王 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两首诗都写到“月”,但营造的氛围和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竹里馆》中的“月”是明朗的,营造了清幽的氛围,表现了诗人沉浸于隐居生活的美好和淡泊的心态;《泊秦淮》中的“月”是迷离的,渲染出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沉重的家国之忧。 本诗通过对乱世之中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歌女的不知亡国之恨的描写,表达诗人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