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43989

【大单元教学】课件+教学设计4.2.2.2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人教版七下

日期:2024-05-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44887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吸收,人教,课时,第二,消化,4.2.2.2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消化和吸收》。位于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是全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教学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肝、胰、大肠和肛门,其主要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中”。 2、教学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内含一个探究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因为内容较多,所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二课时含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过程”,“小肠的结构和功能”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整体掌握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个部位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难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注重自己的体型了,甚至有开始节食减肥的迹象,学生通过对七、八年级生物学的学习,对人体需要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的营养物质最终会到达每个细胞有所了解,但是食物在人体内是怎样消化和吸收的,消化和吸收多少对自己的体型有怎样的影响,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1. 从结构与功能观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从物质与能量观概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 3. 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科学思维: 1. 从生活现象入手,能够运用科学思维,去探讨真实情境中的生物学问题。 2. 再到探究实验的设计、观察和分析,形成基于证据和逻辑的思维习惯。 探究实践: 1. 通过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高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实践作业:小肠模型制作,培养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 态度责任: 1. 认同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唤起对身体健康的保健意识。 2. 培养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等饮食习惯,珍爱粮食等社会责任态度。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 掌握情况 很好 一般 不好 科学知识 1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 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探究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 科学态度 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小组评价表 评价内容 得分标准 成员一 成员二 成员 三 团队精神 5分:能高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分:重大问题能有效沟通 1分:各自独立,不能完成任务 实施能力 5分:能准确设计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所用实验道具。 3分:能设计出大概方框架,但不够准确和详细。 1分:不能设计出任何过程和方案。 结果展示能力 5分:表述清晰完整,科学、客观、简洁。 3分:表述完整度和清晰度一般。 1分:不能有效表述实验结果和结论。 总分 设计思路 本节为第二课时,基于上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围绕“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展开。 关于食物的消化,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已经了解馒头中的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基于这个知识储备,学生尝试构建消化的概念,并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消化的两种方式: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然后,按照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途径,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系统介绍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系统中的消化过程,理解消化酶对食物消化的主要作用,同时通过技能训练,概括出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器官的结论。 关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先从资料分析入手,对比大肠和小肠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推测,再通过动物小肠内壁的实物观察,体会小肠内壁的结构特点,再通过视频和归纳去概括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