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46041

14.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素养提升练习(含解析)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日期:2025-10-10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56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14.2,八年级,改版,北京,解析
  • cover
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 第二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1.(2023山东陵城期末)深秋季节我国北方地区杨、柳等树木叶子纷纷落下,而马尾松仍然郁郁葱葱,终年常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马尾松比杨、柳更适应寒冷 B.马尾松不受环境的影响 C.杨、柳落叶说明不能适应秋冬季节的环境 D.杨、柳和马尾松通过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 2.(2023湖南株洲中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减少水分散失,适应干旱的陆地环境 B.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是用孢子生殖 C.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卵外有坚韧的卵壳,这是对陆地环境的适应 D.许多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利于躲避敌害与捕食猎物 3.(2023江苏常州中考)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雪兔随季节不同毛色的深浅也会改变。下列有关雪兔的这种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利于雪兔防御敌害 C.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不利于物种的繁衍 4.(2023四川邛崃模拟)有些毛毛虫的体表色彩鲜艳,这是警戒色,可令多种食虫鸟望而生畏,但并不是对所有食虫鸟都有效,如一只杜鹃一天就可以吃掉上百只毛毛虫。以上事实体现了毛毛虫(  ) A.不适应环境  B.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强 C.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  D.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知识点2 生物的活动能够影响环境 5.(2023湖北荆州中考)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实例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土壤中的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D.炎热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6.(2023北京通州模拟)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通过茎和叶排出,堪称盐渍化土地上的“土壤改良功臣”。这体现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7.(2022北京房山期末)某生物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表实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 平均值 55.9% 63.7% 69.7% A.裸地组不含植被,不需要进行测量 B.实验应该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空气湿度 D.灌木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草坪 8.【跨学科·语文】(2023北京房山二模改编)下列诗句、俗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搭配不当的是(  ) A.“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B.“南橘北枳”———生物因素能影响生物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能影响环境 D.“雨露滋润禾苗壮”———非生物因素水能影响生物 9.【新独家原创】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三代塞罕坝人5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成功建设了112万亩(1亩≈666.67平方米)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1.4%提高到80%,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极大地缓解了沙尘暴灾害,与此事例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致的是(  ) A.葫芦藓可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能力提升全练 10.(2023云南中考,12,★)雷鸟的足部完全被羽,甚至趾底也生有羽毛,有利于其冬季行走于冰雪上。这体现了(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11.(2023湖北十堰中考,2,★)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哪一项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北极圈里的海豹皮下脂肪厚实 C.冬季来临青蛙转入冬眠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肥沃 12.(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5改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