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1155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课件(共37张PPT)-《国际贸易》同步教学(高教版 第四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336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教,教学,同步,国际贸易,3章,PPT
  • cover
(课件网) 1 第3章 要素禀赋理论 2 【本章主要内容】 3.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3.2 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3.3 列昂惕夫悖论及解释 3 3.1 赫克歇———俄林模型 3.1.1赫克歇———俄林模型的假设前提 1、要素禀赋 2、要素密集度 3、模型假设 4 要素禀赋 (1)生产要素是指生产活动必须具备的主要因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的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三要素,如果加上企业家才能则称之为四要素。 (2)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生产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 假设有两个国家A、B,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计量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 5 要素禀赋 一种方法是物理量定义法,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为 KA/LA和KB/LB,而且有KB/LB > KA/LA,就可以认为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k-abundant),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力丰裕型国家(l-abundant)即A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B国资本丰裕而劳动稀缺。 在 EA点:A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A、 劳动总量为LA,相对量为KA/LA。 在EB点:B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B、 劳动总量为LB,相对量为KB/LB。 由于假设有KB/LB > KA/LA; 所以图示中OEB斜率大于OEA斜率 OEB斜率与OEA斜率值分别为A、B 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O EA EB LB K (资本的数量) KB KA LA L(劳动的数量) 6 要素禀赋 另一种方法是价格定义法,在A、B两个国家中资本要素价格为r,劳动要素价格为w,如果两国的工资利率比分别为rA/wA和 rB/ wB,而且有rA/wA> rB/ wB,就可以认为相对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相对于B国而言,A国为劳动丰裕型国家。 物理量定义法是一种相对的数量关系,仅仅从生产要素供给角度而言。而价格定义法则受要素市场供求的影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生产技术的变化会使生产一个单位的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量发生变化;二是消费偏好变化会使消费商品数量改变,从而使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量发生变化。如果假定两国的生产技术和消费偏好相同,那么要素禀赋的两种计量方法的关系就是明确的。比如B国K/L大于A国K/L,则必定有B国的r/w小于A国的r/w,即B国无论从哪种方法计量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如果两国生产技术或消费偏好不同,运用不同定义得出的国家的丰裕情形将不一致。 7 要素禀赋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美国是资本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如果以资本/劳动的比率衡量,加拿大的资本要素比美国更丰裕,如果以资本土地的比率来衡量,香港地区的资本丰裕度远远高于美国。 国 家 资本/劳动 (每个劳动力比美元数) 资本/土地 (每公顷土地比美元数) 劳动/土地 (每公顷土地比劳动人数) 澳大利亚 7415.5 67.2 0.009 巴 西 1151.6 42.8 0.038 加 拿 大 10583.1 198.0 0.019 日 本 3358.5 5286.5 10574 香港地区 1368.5 90739.1 66.308 美 国 10260.9 1058.6 0.103 表3-1 部分国家的要素禀赋 8 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主要通过两种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比如资本-劳动比率比较而确定,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没有关系,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的,如果某一要素投入比例大,称该产品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并根据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比例最高的要素种类不同,将产品分为若干类。 假设两种产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其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分别为KX/LX 和KY/LY。如果有KY/LY小于KX/LX,就可以称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K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