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1167

第1章 导论 课件(共28张PPT)-《国际贸易》同步教学(高教版 第四版)

日期:2025-04-2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320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国际贸易,高教,教学,同步,1章,PPT
  • cover
(课件网) 1 第1章 导 论 2 【本章主要内容】 1.1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 3 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即指在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技术或劳务交换的贸易活动。从历史上看,虽然对外贸易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但是它们的迅速发展,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马克思曾经指出:“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方式本身的产物。” 表1-1说明了这一点: 4 在19世纪,国际贸易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曾作出重要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来自对外贸易的静态的或直接的利益,即在贸易发生之后,在比较成本规律的作用下,各个有关国家的资源得到重新配置,因而使每个国家都能增加它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的产品的产量。通过交换,每个国家都可以得到比它自己直接生产的数量更多的货物,使各国的消费水平超过它们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另一方面则来自贸易的动态的或间接的利益,如通过贸易扩大生产规模以取得规模经济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利益,特别是传递经济成长的利益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见表 1-2) 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5 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1)较高的出口水平意味着这个国家有了提高其进口水平的手段。进口中包括资本货物的进口,而资本货物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能大大节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益。 (2)出口的增长促使资金流向国民经济中最有效率的领域,亦即它们各自享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而推进该领域的专业化生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3)出口通过增加外部市场为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助于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给一国的出口工业造成压力,促使他们降低成本,改良出口产品的质量,并淘汰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出口工业。 (5)一个日益发展的出口部门还会鼓励国内外的投资,并刺激加工工业或附属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动力等部门的发展,并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进。 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6 1.1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资本的国际流动得到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会因此而受到削弱。其实并不尽然,原因如下: 1.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的日益细化不仅使越来越多的产品有了可贸易性,而且越来越多的中间产品和劳务也进入了国际交换领域,从而使贸易的范围得到不断的扩大。 2.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虽然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国际贸易,也不排斥国际贸易,相反,资本和生产的国际化不仅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且为国际贸易增添了新的贸易方式和贸易动力。 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社会化生产以及市场经济的本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市场交换依然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国际贸易仍将是各国在世界范围进行交换的重要方式和彼此间经济关系的睛雨表。 7 各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所产生的比较利益可以分解为得自贸易的利益和得自分工的利益,前者来源于在资源配置不变和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产品以国际价格而非国内价格进行贸易。见图1-1。 图1-1中Ta为国内交易的价格线,Tw是国际交换的价格线,商品从按照国内价格交换变成按照国际价格交换,使得无差异曲线从I提高到II,切国际价格线于B点,高于按照国内价格线相切的A点,意味着贸易后福利水平得到了提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