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54708

第四单元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讲好中国故事 走向文化强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10-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411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时 讲好中国故事,奏响文化强音 ———单元学习成果展示交流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与整合,理解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传承发展。 2.通过习作互评,进一步掌握、运用申论写作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体会文化交融。 2.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他人的申论作品,优化申论写作。 三、学习过程 [课堂导入] PPT 展示:通过本单元前 8 个课时的研习,我们徜徉于外国诗歌的海洋,感受树和天空 等诸多生命个体的生机勃勃,也和“娜拉”一起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抗争之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意大利女航天员在太空“打卡”《兰亭集序》,将中外文化交融的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在“中外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用申论的方式发出青年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 走出去。 [新知学习] 活动一:整合阅读,研读文化异同。 1.感受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 学生从接受史和文化差异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五位作家的作品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探讨 外国经典作品在当代的阅读意义。教师从作品的风格与时空等角度进行点拨。 学生小结研习这一单元的收获和思考。 2.思考文化母题,体悟文化魅力。 ⑴在对本单元的理解基础上,结合选择性必修上册所研习的外国小说,综合观照外国文 学作品,学生进一步阐述这些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为什么能够“走出去”。 学生展示第五课时、第八课时之后完成的片段练习。 ⑵综合考察外国诗歌和戏剧作品,学生谈对这五部作品同时作为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经 典之作双重身份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和“主旨探究”等几个方面进行发言,教师点拨小结。 小结: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表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一直进行着,要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以“讲好中国故事,让文化走出去”为主题的申论初稿, 为下一阶段的互评互改做准备。 活动二:互评互改,追求思维进阶。 1.小组成员根据“申论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明确待修改的问题。 申论习作评价表 评分标准 表现 得分 修改建议 基础等级 论点鲜明(10 分) 论点表述精准 论证严谨(10 分) 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手法 语言表达(10 分) 凝练生动、情理交融 发展等级 现实针对性(10 分) 问题梳理全面、准确 (申论写作的特 论据精准(10 分) 典型、集中、新颖 殊性) 对策和途径(10 分) 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 总分(60 分) 2.锚定目标,有的放矢。 ⑴升格示范。 参考示例: 原文片段 升格示范 我们很早就开始了“文化走 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观点鲜明)。丝绸 出去”,丝绸和茶叶的贸易往来 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 促成了“丝绸之路”“茶叶之路” 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 的兴盛,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外交 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从现象到本质)。现 的巅峰,很有意义。“瓷器”和 在(从过去到现在),“一带一路”、“两廊一圈”、“欧 “中国”的英译读音、写法完全 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各国在科技、 一样也是一个证明。(平面式叙 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亚 述,叙而不论,论据之间关系混 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 乱)。 大(从分析问题到提出对策,阐述意义)。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