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 1 探访校园网络 活动概述 在本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观校园网络中心,了解网络的基 本类型及组成,认识构建网络的常用硬件设备及其作用,了解互联网的发展过程 与未来发展趋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了解网络的基本类型和简单网络的基本构成。 (3)认识构建网络的常用硬件设备,并能描述常用网络硬件的基本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网线、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知道常见的传输介 质和网络连接设备的作用。 (2)通过绘制校园网网络结构图,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辩证地认识新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对新技术探索的兴趣。 三、课时建议 1 课时。 四、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网络知识的第一个活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与特点,认识一些常见的网络设备,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网络的第一步。 多数学生已经有了使用网络的经历,但对如何接入网络、网络中使用了哪些 设备没有相应的认识。因此,本活动从校园中使用的网络引入,让学生在教师的 带领下参观学校的网络中心,了解网络的构成,认识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并 知道其作用,绘制校园网网络结构示意图。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连接网络的主要设备,教材中介绍了这两种设备,旨在消 除学生与计算机网络间的距离感。在学生展示绘制的校园网络结构图时,教师可 以适时地介绍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引导学生理解网络的分类及分类标准:根 据传输介质的类型,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 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网线是学校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本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与测试网线,了解网 络中心的设备,希望学生进一步感受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在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性。 1.教学重点 (1)了解网络的基本类型和简单网络的基本构成。 (2)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 描述常用网络硬件的基本作用。 五、教法建议 计算机网络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点,但学生关心的内容较多地停留在网络 的应用层面。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网络有更深层的了解,真正掌握 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认识构建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硬件设备,在理解的基础上 完成计算机网络示意图的绘制。在教学策略上宜采用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 实施的流程如下: 参观校园网络中心。 在初步了解校园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学校的网络中 心,边观察边听教师介绍路由器、交换机及服务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触摸或插 拔一些网络设备(在教师的引导下操作)增进对网络硬件的认知。如果没有网络 中心,也可让学生观察计算机机房的网络。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辅以教师的 适当讲解,学生能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绘制学校的网络结构示意图的过程 是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理解与反思的过程。 了解网络基本构成。 教师可在课前多准备一些实物,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教材中以图片、文字的 形式出现的网络硬件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在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完 成“说说做做”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制作一根网线,并测试所制作的网线能否 正确、通畅地连接网络。如果条件不允许,教师可准备几段网线让学生传看,观 察网线的内部结构和网线接口的特点。教师还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网 线的特点,并予以解释补充。 对于网络协议,初中阶段并不要求学生有很深的理解,学生只要知道网络协 议规定了通信时信息所采用的格式即可。 (3)探索互联网的发展与未来。 5 此部分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线是空间转换,即从国外讲到国内;另一条线 是时间变迁,即从因特网的雏形讲到现在的网络,再到未来的发展。这部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