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7311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 (共26张PPT) 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16185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26张
  • cover
(课件网) 2021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 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霸气“回怼”美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这段话的核心是什么?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和”与“合”———当代中国的外交践行及愿景 本课目录 “和”之理念———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 “和”之践行———当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和”之愿景———当代中国的大国担当 一、“和”之理念———当代中国的外交理念 1. “和”之思想 儒家经典《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吕氏春秋》说:“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淮南子》曰:“阴阳和合而万物生。”“天”“地”“人”之间有一种深刻而神秘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相互影响,而且在精神上也相互贯通,之后更是将这一思想推及家庭、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也从一个道德伦理概念渗透至政治、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治国思想和外交理念。 同学们试从所学的知识中,说说三位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习近平)的外交思想,看看能不能与“和”联系在一起? 2.“和”之政策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分别说出建国初、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后、十八大以来几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建国初 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后 十八大以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条线、一大片” 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行不结盟政策,对外开放 实行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1)建国初—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国内:结束屈辱外交、巩固政权的需要; 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必须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长期、尖锐、激烈的侵略威胁。美国先后在中国台湾、朝鲜、越南布置了三条针对中国的战线,并采用种种手段威胁、遏制新中国,企图给新中国的生存造成重重困难。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美国海外驻军和军事基地 ①背景 国际:两大阵营对抗 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我们不学他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B.采取 “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C.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 ②内容 总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方针 内容 作用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针对国民党 针对帝国主义 “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 “一边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