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67889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陌生与熟悉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96次 大小:200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陌生,熟悉
  • cover
陌生与熟悉———2024年2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 以上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本题立意的关键在于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对陌生的恐惧与不安是人们拒绝认识陌生事物的根源所在。有时候,人们对陌生事物认知的逃避处于对新知把控的不确定性,对风险的规避,因而掩埋了通往未知的小径。而我们以为对事物已然熟悉会妨碍我们对熟悉事物深入了解,盲目的自信会阻碍我们深入探索事物的好奇心。贴标签、脸谱化的举措忽视了事物的“异”,放大了“同”。当熟悉的事物变成重复复制黏贴的文本,人们将受制于统一的既定印象,停留在熟悉事物的表层,也永远为自己关上了深入认识的大门。 所以我们要勇于跳出“舒适圈”,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陌生事物,要敢于尝试。当下,各种思潮蜂拥,席卷着人们的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陌生的事物在逐渐增加,熟悉的事物也渐欲迷人眼,霍夫曼塔斯塔尔的箴言无疑对新时代人们理解、认识事物有着至关重要的警示作用。个性化推送和网络聚众讨论下,我们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陌生的思想、声音保持理解和包涵,对熟悉的观点事物保持探索的热忱,不因为陌生感将事物拒之门外,也不将熟悉的事物同质化。 【参考立意】 (1)人生要敢于尝试,对事物要深入探索。 (2)打破陌生与熟悉的隔阂。 (3)人生需要敢于尝试和突破固有观念的陷阱。 【写作提示】 本题要求我们根据“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联想。这句话提醒我们,在认知过程中,陌生和熟悉可能会成为我们了解事物和世界的障碍。因此,如何突破这些障碍,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事物,成为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针对这个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跳出舒适区:熟悉的事物会让我们产生依赖和惯性思维,阻碍我们认识新的事物。因此,我们需要跳出舒适区,勇于接触陌生的事物,不断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 保持好奇心:对于熟悉的事物,我们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误解。保持好奇心,勇于质疑和探究,才能更好地理解熟悉的事物,避免陷入固有的思维定式。 学会转换视角:有时候,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看待熟悉的事物,才能发现新的问题和思考。同样,对于陌生的事物,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去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突破陌生感。 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熟悉的事物,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更快地适应和理解陌生的事物。通过实践,我们能够将陌生与熟悉相互转换,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跳出舒适区、保持好奇心、学会转换视角和实践中学习等方面立意,撰写一篇关于如何突破陌生与熟悉界限的文章。 【范文展示】 陌生与熟悉的交替:认知的迷思与出路 生活中的事物大致可以分为熟悉的和陌生的。奥地利作家霍夫曼斯塔尔在《风景中的少年》中说:“陌生阻止你认识陌生的事物;熟悉妨碍你理解熟悉的事物。”人对于事物的认识理解过程,常因对其熟悉与陌生的简单分类而受到解构。 对于未知的本能恐惧使人们不愿深入接触陌生的事物。确实,陌生的事物中蕴含大量未知,也意味着潜在的风险以及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认识的迷茫。客观上不明白如何认识,主观上不敢尝试各种认识途径,二者合力,使陌生阻止我们认识陌生的事物。如当改革开放大潮涌来,对陌生变革的心理排斥也使许多人重弹“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老调,把熟悉的标签贴上陌生的事物,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