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是公认的天下名胜,西湖之美在文人墨客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轼曾赞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也曾说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范仲淹说“湖边多少游湖者,半在断桥烟雨间。”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来欣赏一下钱塘湖的美景,看看白居易诗中的西湖,他是怎样一步一景描绘西湖风光的?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以诗入画 学习目标 1.感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体味山水画中“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艺术趣味。 2.以诗入画,结合山石、树木的画法,尝试画一幅山水画小品。 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 立轴 长206.3cm 宽103.3cm 作者范宽,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人称“范宽”。 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宋代绘画大师。因为性情宽厚豁达,时人称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范宽、董源、李成,并称“北宋三大家”。艺术成就使得范宽与李成齐名,并称“李范”,又与同为华原人的柳公权合称“柳范”。 1.感受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 2.认真观察与欣赏作品中的山石、树木等在作品中的画法。 巍峨高耸的山体,高山仰止,壮气夺人。山顶丛林茂盛,山谷深处一瀑如线,飞流百丈。山峰下巨岩突兀,林木挺直。画面前景溪水奔流,山径上一队运载货物的商旅缘溪行进,为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气。 具有深厚、稳重、磅礴之势,又不乏烟火气息,对生活环境亦有独到的表达。 谈一谈: 假如你是一个画家(诗人、音乐家、舞蹈家、作家……),你会如何表现意境? 意境,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而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齐白石说“似与不似之间”;谢赫《画品》六法第一条“气韵生动”;王国维描述意境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苏轼的《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江 雪 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图》马远 南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画 王维(唐)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任务一 选择一首喜爱的古诗,以诗作画,表现一幅山水画小品。 任务二 临摹一幅山水画小品,并为其赋上意境相似的古诗。 任务三 临摹山石、树木,尝试表现一幅山水画小品。 (任选其一) 以诗入画 一、画山石步骤 勾———用笔勾山石轮廓。 皴———原指皮肤开裂的纹理。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方法。 擦———擦的作用是补勾,皴的不足,使勾与皴浑然一体。 点———称点苔,表现长在山石的草苔、小植物,远处的小树。 染———依着山石的纹理、形状染出阴阳向背。 二、画山石笔法———皴法 皴法:根据山石的不同结构,采用不同笔法表现山石的纹理、质感和立体感,皴法主要可以分为披麻皴和斧劈皴两大类。 披麻皴:山水画皴法的一种,其特征是以线为主,中锋起笔,侧锋斜拖,似麻披散之状,通过线与线的勾搭组成山石纹理,从而表现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 斧劈皴:山水画皴法的一种,皴笔形状似斧劈柴痕,故而得名。斧劈皴侧锋阔笔,注重顿挫斫拂,首重尾轻,求得鲜明快当,生辣峭险。 (折带皴、雨点皴、牛毛皴、荷叶皴、云头皴……) 苎麻 赏析 现代 齐白石 赏析 现代 潘天寿 现代 齐白石 赏析 明 沈周 赏析 清 石涛 现代 齐白石 0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45 44 43 42 41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