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71154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目视”与“神遇”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28次 大小:171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高考,语文,写作,指导,目视
  • cover
“目视”与“神遇”———2024年2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传统的中西绘画区别很多,但最根本的区别是西画以“目视”,而中国画以“神遇”。“目视”即用眼睛去看,“神遇”是用心神去领会、思考。 比如,西方人认为玫瑰花很美,花红而大,叶绿而肥,这靠的是“目视”;中国文人认为梅花冬天开放,有冒风雪抗严寒的精神,具有君子的人格力量,这靠的是“神遇”。 生活如诗如画,既可以“目视”,也可以“神遇”。作为高三学生,请你结合自己对高中生活的感悟,给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与他们分享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段材料提到了传统的中西绘画之间的区别,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西画以“目视”,而中国画以“神遇”。这里的“目视”指的是用眼睛去看,是一种直观的、写实的方式来认识和理解事物。而“神遇”则是指用心神去领会和思考,更注重对事物内在精神和意义的探索。 材料中通过比较西方人和中国文人对玫瑰花和梅花的认知方式,进一步解释了“目视”和“神遇”的区别。西方人欣赏玫瑰花的美丽,注重其外在的形态和色彩,这种认知方式是基于“目视”的。而中国文人则更注重梅花的内在精神,认为其具有冒风雪抗严寒的精神和君子的人格力量,这种认知方式是基于“神遇”的。 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理解到中西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绘画更注重对事物的直观表现,强调形态和色彩的真实性;而中国绘画则更注重对事物内在精神和意义的探索,强调神韵和意境的表达。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绘画上,也反映了中西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在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的信中,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对高中生活的感悟,从“目视”和“神遇”的角度分享一些认识与思考。 首先,作为高三学生,我们经历了高中生活的起起伏伏,目睹了各种人和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物,更要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同学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学习压力,通过用心感受教师的关怀和指导来更好地领悟知识的重要性和人生的意义。 其次,高中生活不仅是一个学习的阶段,更是一个人格成长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用心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方向。比如,我们可以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方向,通过阅读、实践等方式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我们还需要强调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高中生活中的重要性。高中生活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生活如诗如画,既可以“目视”,也可以“神遇”。高中生活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领悟生活的真谛和意义。希望高一新生能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高中时光。 【参考立意】 根据材料和题目的要求,可以选择的立意如下: 高一新生应学会用心去“神遇”高中生活。这个立意强调了用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高中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高一新生应注重“目视”高中生活的细节。这个立意强调了观察和注意细节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观察和注意细节,才能更好地理解高中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高一新生应将“目视”与“神遇”相结合,全面认识高中生活。这个立意认为“目视”和“神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高中生活。 综合以上角度,可以确定以下立意: 感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