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175743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课件(共20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08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065619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1.1,人类,起源,发展,课件,20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课时 1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说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及相关的变化。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及资料,明确化石是人类进化的主要证据。 探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以及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在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2.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难点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女娲造人”图片 我们人类从何而来?我国早就有“女娲造人”的传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了揭开自身的谜团,人类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今天,我们就踏着前人的足迹,追寻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1.走近科学家 课件展示: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教师讲述: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书中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达尔文在比较人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从此,神创论观点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请学生阅读教材P3,观察思考: 课件展示四种类人猿图片,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自学、反馈,师生共同总结观察与思考中的问题: (1)①长臂猿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 黑猩猩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 猩猩分布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大猩猩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 ②这些类人猿都以果实、嫩芽、昆虫等为食物;没有语言和文字交流;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 (2)在回答类人猿和人类根本区别时,教师提示学生从运动方式、制造工具、脑容量等方面思考,师生共同总结。 (3)学生根据现代地球上人口数量增长对生活物资需求量加大,会使类人猿的生存空间减少以及环境污染及人类的乱捕滥杀等方面回答。 3.从猿到人的进化 (过渡)人类与古猿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是差别的地方更多。什么原因使得树栖的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1)环境的变化 课件展示:森林古猿生活场景复原图和稀树草原 学生阅读教材P4,思考:1千万至2千万年前,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对当时的森林古猿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观察,大胆猜测,教师鼓励、点拨: 地壳运动剧烈,地球上气候也发生剧烈的变化。原先的热带丛林,有一部分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被迫到地面上生活,走向了演化为人类的艰难历程。 森林古猿的另一支,继续留在森林过树栖生活,生活环境没变化,从而进化成现在的类人猿。 (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化石 课件展示:“露西”化石与人类骨骼,观察思考: ①“露西”少女的上肢和下肢有什么区别 ②根据四肢和骨盆的形态,猜想她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 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师生共同总结: ①“露西”的化石上肢较细、下肢粗壮。 ②可以确定“露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3)人类进化的过程 (过渡)下地的森林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被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①课件展示: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石器,观察思考: 古人类用图中所示的石块做什么 从石块的形状推测,古人类已经具有什么能力 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师生共同总结: 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具有制造和使用石器的能力。 (教师讲述)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课本剧】 目的:体会语言在人类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给人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