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熔化与凝固 一、选择题 1.北方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橘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橘子却没被冻伤,原因是( ) A.水凝固成冰,放出热量 B.水凝固成冰,吸收热量 C.冰熔化成水,放出热量 D.冰熔化成水,吸收热量 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3.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有确定熔点的是( ) A.石蜡、铝、海波 B.冰、萘、固态酒精 C.松香、铜、金 D.玻璃、铅、沥青 4.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高于100℃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 5.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盐从雪中吸热 6.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7.图示是一些小冰块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min 时,小冰块的温度为 0℃ B.t2 时刻后,小冰块变成气态 C.t1 到 t2 期间正在不断吸热 D.t1 时刻前小冰块为有部分熔化 8.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像中表示该材料熔化的是( ) A. B. C. D. 9.小名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属于晶体 B.相等时间内甲物质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慢 C.由图像可知,甲物质的熔点48℃ D.由图像可知,甲熔化过程用了8min 10.觉生寺的大钟是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所以叫“永乐大钟”。铜钟悬挂在大钟楼中央巨架上,通体褚黄,高6.75米,直径3.7米,重46.5吨。钟唇厚18.5厘米,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内外铸有经文230184字,无一字遗漏,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用铜块、锡块、铅块等浇铸大钟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 A.只有凝固过程 B.只有熔化过程 C.先凝固后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 11.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的数量增多 C.水的数量增多 D.冰和水的原有的数量不变 1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二、填空题 13.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的时间是 min。 14.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是 ;加热到第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1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