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81280

华师大版科学 七下 1.2.2 汽化和液化 课时训练

日期:2025-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3718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科学,七下,1.2.2,汽化,液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汽化和液化 一、选择题 1.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①“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一面;②“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一面;④“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⑤“汗”是液态水,其中正确的(  )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2.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 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 3.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科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下列是他研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是(  ) A.水的表面积 B.水的温度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D.水的质量 4.细心的小敏发现妈妈每次洗完头发后,总是用电吹风吹湿头发,而且还用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这是为什么呢?(  ) A.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增加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B.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的温度,以加快水分蒸发 C.梳子不停的抖动头发主要是为了减少水的表面积,加快水分蒸发 D.用电吹风吹湿头发,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气流动,减慢水分蒸发 5.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6.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B.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形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D.清晨,河面上的、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是水沸腾前后某过程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装图甲装置应按从上而下的顺序 B.由图乙可知,实验时的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图丙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8.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9.如图所示,是习近平主席在祖国边疆的阿尔山,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顶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习主席和战士说话时嘴里呵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B.这里“泼水成冰”随处可见,“泼水成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战士们防寒面罩上的霜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升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D.战士们需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食物,因为高压锅内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10.如图所示,护目镜镜片会因起“雾”给医疗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雾”形成在护目镜的内侧 B.“雾”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护目镜镜片上的“雾”是水蒸气 D.“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