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语文园地一 统编版 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1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有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注重养成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2.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3.能根据提问正确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 5.能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6.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学习 重难点 1.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仿照例句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 2.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 3.自主阅读《笋芽儿》,能发挥想象理解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学情分析 《笋芽儿》这篇文章生字较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借助拼音,把文章读准、读流利。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通过三个小部分,发挥想象,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学习识字加油站 识字加油站 你们在公园或景区里见过这样的图牌吗?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2.我会认 湖心亭 咨询处 剧场 管理处 宝塔 餐厅 我会读 减一减 加一加 3.怎样看导览图 面对着导览图,上面是北方,下面是南方,左面是西方,右面是东方。 我会说:露天剧场在餐厅的北方,露天剧场在咨询处的西南方。 4.演练台.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我在丽山公园的滑冰场,瀑布在它的( )方,( )在它的西南方,索道管理处在它的( )方,( )在它的东方。 学习任务二:学习字词句运用 1.字词句运用 我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细长的柳条。 暖暖的阳光让我感到春天来了。 提示:可以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来描写看到的景色。 可以从感受出发,来体会春天的特点。 2.字词句运用 A.我看到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_____,柳树抽出了_____的枝条,田野里长出了_____的麦子,_____的阳光照得我舒服极了。 B.字词句运用 种子睡在松软(ruǎn)的泥土里。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C.字词句运用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提示:“·”表示重音。同一句话,重音部分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表意重点读出不同的重音。 D.字词句运用 演练台 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 1.谁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 2.马儿在哪里飞快地奔跑?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 E.字词句运用 马儿在什么样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 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怎样奔跑?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飞快地奔跑。 学习任务三:学习书写提示 1.书写提示 递 底 原 处 观察这四个汉字,你有什么发现? 答:我发现这四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通过分组比较观察发现,“底”“原”是左上包围,“处”“递”是左下包围。 2.如何写好半包围字中的撇捺。 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 3.读拼音,写汉字 山底下是一片草原,在这里牛羊可以自由地行走。 4.写一写 床 扁 层 还 这 过 学习任务四:学习日积月累 1.日积月累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唐]白居易 离离①原上草,一岁一枯②荣③。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琵琶行》《钱塘湖春行》《忆江南》等。 3.【译文】原野上青草茂盛,一年又一年,枯萎与繁盛更替。野火是烧不尽它们的,只要春风吹拂,漫山遍野的青草就又生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