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课 民主法制建设 一、1982年宪法 背景 “_____”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加强_____建设的重要性 颁布 _____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_____》 意义 把宪法置于_____的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_____的突破,是新时期中国开始走上_____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二、民法与刑法的制定 1.民法 (1)背景:经济领域的变化,迫切需要制定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_____、_____的法律。 (2)颁布:_____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_____》。 (3)目的: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_____,正确调整民事关系,以适应_____事业发展的需要。2-1-c-n-j-y 2.刑法 (1)颁布:_____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_____》,使我国_____工作走上正轨。2·1·c·n·j·y (2)修改:_____年,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对《_____》进行了修改,新刑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_____、_____的刑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依法治国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_____,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下来。 21*cnjy*com 答案:一、文化大革命 民主法制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至高无上 法制认识 民主法制化 二、1.(1)财产 人身关系 (2)1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3)民事权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1·世纪*教育网 2.(1)1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司法审判 (2)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完备 全面 3.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向完善的过程。 探究:(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4)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5)1982年,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了宪法至上的原则。(6)1986年,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7)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刑法,1997年,国家对这部刑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增加了刑法的可操作性。(8)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确定下来。 1.我国从1954年起有了社会主义宪法。规定了“宪法至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哪一年通过( )。21教育网 A.1978年 B.1980年 C.1982年 D.1985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下列法律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共同纲领》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标志着中国司法审判工作走上正轨的法律是( )。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教育法》 4.当代中国法学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出卷网李步云在1979年12月2日《光明日报》上发表的《论依法治国》,对法治的传播和认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七大 5.探究题 荆州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同学们的讨论。 (1)同学们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探究活动对认识新中国的历史有何意义? (2)在探究中,同学们得出了一个结论:1954年是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请你结合有关史实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