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案 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时间 战国时期 位置 岷江流域 修建人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 结构 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作用 既可灌溉,又可用于防洪,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历史地位 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神奇的编钟 1.用途: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 2.演奏特点:以小槌或木棒敲打而鸣。 3.构成:把几件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的铜钟组合成一套,称为编钟。 4.代表作: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5.意义:表明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 【问题1】为什么都江堰能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探究:(1)防洪、灌溉并举,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2)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 (3)具有科学性,并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 (4)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 【问题2】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有哪些特点? 探究:(1)规模大,结构复杂。全套编钟共8组,65件,钟架由245个构件组成,排列有序,坚固稳定。 (2)设计精巧,艺术价值高。钟面有装饰,钟架梁上有彩绘、花纹、浮雕,精美细致,工艺非凡。 (3)音色多而清脆,音域宽广,悦耳动听,能奏出中外多种乐曲。 1.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 2.下图二王庙中的“二王”应该是( )。 A.炎帝和黄帝 B.尧、舜 C.李冰父子 D.周文王、周武王 3.战国曾侯乙编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编钟使用的材料是( )。 A.石器 B.陶器 C.铁 D.青铜 4.著名的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出土于( )。 A.湖北随州 B.湖南长沙 C.陕西西安 D.河南安阳 5.历史小诊所 小明:小强,你知道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知道了。去年,我和爸爸妈妈去陕西,还到都江堰玩呢。 小明:那你能给我说说吗? 小强:可以。都江堰是两千年前春秋时期秦国 出卷网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长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那里还有个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可好玩了。 请你对照所学知识,说说小强说的正确吗?如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C 3. 答案:D 4. 答案:A 5. 答案:有错误。“陕西”应改为“四川” 出卷网;“春秋时期”应改为“战国时期”;“长江”应改为“岷江”;“飞沙堰”应改为“宝瓶口”;“宝瓶口”应改为“飞沙堰”。 1.有人说都江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态工程”。你知道这项工程的修建者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管仲 2.都江堰水利工程解决了哪条河流造成的水患灾害( )。 A.黄河 B.岷江 C.淮河 D.长江 3.著名水利枢纽工程(下图)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它修建于( )。 A.春秋时期 B.西周时期 C.东周时期 D.战国时期 4.战国时期,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得益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都江堰的兴修 C.人民勤劳勇敢 D.土地肥沃 5.假如你给李冰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 A.上书秦孝公请求变法 B.建议齐桓公“尊王攘夷” C.主持修建都江堰 D.说服楚怀王与齐国绝交 6.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图是他收藏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