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09705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4-12-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884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1课,元朝,统治,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学习目标 1、从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角度,通过识读《元朝形势图》,知道元朝疆域范围;识记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理解行省制度的影响。 2、从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元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3、通过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认识西藏和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1、元朝疆域 材料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明】宋濂《元史》 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②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结合材料,概括元朝的历史上地位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2、民族交融 (1)表现 (2)意义 ①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城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 ③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识拓展:四等人制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社会上因此形成了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 相关史事:白塔寺 白塔寺 妙应寺,俗称白塔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71号,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明天顺元年(1457年)重建,寺内白塔为中国现存较早较大的元代藏式佛塔 。 妙应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由正院和塔院两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觉宝殿、七佛宝殿和塔院。塔院高出地面2米,并围以红墙,院内四隅各建角亭一座,白塔位于院子的中央偏北。院墙南门上额题“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院 二、行省制度 1、中央官制 材料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明]宋濂等《元史》 结合材料,指出元朝的中央官制及其职责。 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中书省印章 二、行省制度 2、行省制度 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维吾尔)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 10个行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 行省之下还设有路、府、州、县 二、行省制度 3、行省制度的意义 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