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10461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17课《认识简易计时器》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274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17课
  • cover
课时备课 课题 17.认识简易计时器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课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分析 《认识简易计时器》在《课标》中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 课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是:17.技术的核心是发明,是人们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具体的学习内容为:17.3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3-4年级的学习目标为: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沙漏等。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本课是人教鄂教《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简易计时器》中的第一课。通过一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现象,学习了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辨认方向。”通过对四年级下册《影子的变化》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体的阴影。”和“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在生活中,四年级的学生认识并能使用常见的计时设备,知道古人利用日晷、沙漏、水漏、香等工具计时。本课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水漏、沙漏及日晷的结构、功能,探究思考它们分别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在此基础上,知道人类一直在探索精确计时的科学方法,知道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都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在对日晷、沙漏、水漏等计时工具的观察和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在探究日晷、沙漏、水漏等计时工具结构与功能、比较三种计时器的优缺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沙漏等简易计时器有基础的了解,知道沙漏是计时工具,知道日晷是古代的表,有个别学生能够说出立柱影子的指向哪里就是哪个时辰,有个别学生能够指认子丑寅卯等时辰名称。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通过体验计时活动,能说出时间是指某一时刻或一个时间间隔,时间可以感知而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制作简易计时器能说出时间可以通过一些有规律运动的物体或装置来测量,能说出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与计时原理。 科学思维: 1.知道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依靠设计、材料、技术等的改进。 探究实践: 1.通过观察水漏、沙漏、日晷的结构,探究思考它们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能利用水漏、沙漏、日晷观测和记录周期性运动物体的变化规律,对记录结果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做出解释。 态度责任: 1.了解我国古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树立文化自信。 2.初步体验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时工具使人类生活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教学重点 学生基于对日晷、水漏、沙漏模型的观察,提出影响简易计时器计时准确性的猜想,并且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 根据实验的情况和从资料中获取的信息,解释简易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影响简易计时器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板书设计 17认识简易计时器 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下的主要学习任务、师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任务,要想知道自己一分钟的跳绳成绩,除了准备好跳绳,还必须准备什么工具? 2.讲解:钟表是一种计时的装置,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有了它的帮助,人们可以更加精准的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工作和生活。例如,上学的时候,我们每天早晨八点钟能够准时听到上课的铃声,八点四十五分的时候又会准时听到下课的铃声。 3.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用哪些计时工具计量时间? 组织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计时工具的作用,引出本课研究主题。 4.谈话:古人发明的这些计时工具是怎样计时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简易计时器是怎样计时的。 板书:17认识简易计时器 二、科学实践 简易计时器是怎样计时的 观察水漏,了解并探究水漏的计时原理 (一)认识漏刻 1.谈话: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有一首诗《春夜》:春竹香烬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