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14433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502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学年,统编,语文,九年级,下册
  • cover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各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清晰地掌握作者的论述逻辑。 2.通过研究鉴赏实例,仔细品味文中含义深远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要义。 3.学习并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独特思维方式,学以致用,鉴赏古诗词。 【学习重点】 抓住文章的主题,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梳理文章的论点和论据,找出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要领会作者的鉴赏思维方式,你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立场,掌握作者的鉴赏理论和方法,比较作者的鉴赏观点和评价标准,学习作者的鉴赏技巧和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曾在夜晚仰望星空,感受星星带来的遐想?或是在阅读小说时,被情节和人物深深吸引,仿佛身临其境?这些体验都是想象力的作用。想象,是心灵的翅膀,让我们超越现实,探索未知。今天,我们将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他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告诉我们想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和运用它。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探索想象的奥秘,感受其无穷魅力。 二、朗读明确目标 三、基础积累 1.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 2.字词积累 ①正音正字 歌谣(yáo) 桥堍(tù) 契合(qì)旷远(kuàng) 驱遣(qiǎn) 怅然(chàng)凝望(níng) 宛如(wǎn) 鉴赏(jiàn)海啸(xiào) 萌生(méng) 无可比拟(nǐ)苟安(gǒu) 拘泥(nì) ②理解词义: 桥堍:桥两头地的地方。 驱遣:驱逐、差遣。 契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旷远:空旷辽远。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无可比拟: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独一 无二,特别突出。 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 四、阅读与讨论 过渡: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会我们如何用想象力来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狭小的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阅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是如何驱遣他的想象的,也许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启发和灵感。 (一)文题解读 “驱遣我们的想象”中的“驱遣”是指驱逐、差遣;“想象”是议论的对象。标题点明了中心论点。 (二)明晰作者的观点 1.跳读全文,在文中找出并勾画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①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②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 ③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④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2.综合上述观点,结合文题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所表达的中心观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三)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1.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作者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时,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强调这三者在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核心作用。文字是作者传达思想和感情的媒介,读者则通过理解和想象来解读这些文字,进而感知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因此,理解作者、读者和文字的互动关系,是鉴赏文艺作品的基础。 2.第八到第十三段论述了什么内容? 举例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 3.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 (1)照应标题;(2)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欣赏文学作品要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4.用思维导图理顺本文的论证思路。 (四)理解概括鉴赏文艺的方法。 阅读文章第8-12段,说说作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