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33134

【2022年新课标】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2课-《牧童短笛》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348894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牧童短笛,2课,2022年,下册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牧》第2课《牧童短笛》 【教材分析】 《牧童短笛》是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放牧》第2课欣赏课。钢琴曲《牧童短笛》这是一首短小精致、形象鲜明、风格清新、富有田园风味的钢琴曲,为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所作。此曲作于1934年,参加由欧洲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荣获头奖。从此,这首乐曲蜚声国内外,更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方面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全曲共分为三段。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因此在音乐课堂上要从把握歌曲的情绪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一年级属于小学段的低学段,自我管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管控学生,管理课堂纪律,对待学生要有耐心,主动引导学生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感受钢琴音色。通过聆听感受牛背上的牧童吹出的悠扬笛声,感受音乐中的牧童生活和童年情景。 (二)艺术表现 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哼唱主题音乐。 (三)创意实践 能用乐器、肢体语言简单的表演唱歌曲。 (四)文化理解 通过聆听音乐了解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用优美的声音哼唱主题音乐。 (二)教学难点: 1、能通过作品的速度、力度、情感等方面以及演奏乐器分析作品 2、能用乐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教师: 同学们,你们会弹奏钢琴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钢琴上有多少个黑键?有多少个白键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音色有什么特点?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作品就是由钢琴独奏的,它的名字叫作《牧童短笛》(书写板书《牧童短笛》)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引出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首先我们聆听音乐,判断该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这首作品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优美生动,富有田园风味和浓郁的江南地方色彩。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这首作品的背景,《牧童短笛》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此曲作于1934年,在作曲家亚历山大 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曲名原为《牧童之笛》,后作者根据“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古诗意境,更名为《牧童短笛》。《牧童短笛》结构严谨,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接下来,我们欣赏第一乐段,感受第一乐段的旋律、速度、节奏有什么特点? 预设:(播放音乐)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乐段,乐曲速度徐缓,旋律宁静悠扬。犹如牧童骑在牛背上,吹奏着悠扬的笛声,构成一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抒情画面。下面我们模唱这段旋律(播放音乐) 预设:模唱 教师:接下来我们聆听第二乐段,感受这一乐段和第一乐段在速度、调式、旋律、情绪有什么变化?(播放音乐) 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教师: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对比。这段音乐活泼、流畅的旋律将乐曲推向高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牧童天真烂漫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下面我们边听音乐边用肢体伴奏(播放音乐) 预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