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 制作活动日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制作活动日历”这一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选择了4个小正方体木块作为活动材料,以“如何制作一个活动日历”为目标和载体,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2.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在逐步发展,具有思维活跃、模仿力强、好表现的心理特征且本实践活动学生已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这些都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参差不齐,因此,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基础,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生成。 3.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综合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和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在探索日历制作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的经验;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4.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活动日历的组成元素; (2)掌握制作方法。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提出探究任务。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教材P83活动任务,并提问: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活动1 学生读题,明确探究任务:要用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制作一个日历;日历要能同时表示出月、日和星期几。活动意图说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任务。环节二:开展探究。教师活动2 1.组织学生讨论制作方案。 (1)怎样用4个木块表示出12个月、31天、星期一到星期日呢? (2)一个木块只有6个面,怎么表示出12个月呢? (3)怎样在一个木块上表示出星期几? (4)两个木块上的数怎样写才能表示出1~31天?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组为单位,按照刚才的方案制作活动日历,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各自的成果。 3.组织学生展示成果,并对学生成果进行点评。学生活动2 1.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一个木块表示星期几;另外两个木块表示1~31天。 2.学生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每个面上表示2个月份,一个正着写,一个倒着写。 3.学生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5个面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剩下的一个面表示星期六和星期日。 4.学生讨论,然后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明确:一个月最多31天,十位上和个位上都可能出现0,而且11日和22日要出现两个相同的数字1和2,这就需要用到两个1、两个2、两个0,而且两个1、两个2、两个0不能放在同一个木块上。另外,加上3、4、5、6、7、8、9七个数字,一共需要13个数字。但是只有12个面,6和9可以用一个数字表示。 5.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活动日历,并在小组间相互交流。 6.学生派代表展示本组作品。 活动意图说明:在活动中每个步骤都充分展开小组讨论,并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环节三: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环节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6.板书设计 ★ 制作活动日历 活动日历包含的主要内容: 月 日 星期几 (12个月) (31天) (星期一到星期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