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53283

河南省许平汝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700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考试,答案,版含,PDF,试题
    2023一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其有力的证据是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说法错误。仰韶文化的农业经济 体系中有混作的现象的有力证据是大豆的比例开始上升,在其考古遗址中发现了数量不多的 水稻) 2.B(B项“这标志着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已形成”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伴随着成熟的粟、黍、 豆、稻的作物品种组合模式…猪和狗都是以粟黍为原料进行喂养的…上述原始农业经济 模式可以看作是成熟的粟作农业模式”可知) 3.A(A项表明的是仰韶文化的特征,不属于“中原仰韶晚期的城市文明特征”) 4.C(“既有肯定,也有否定”说法错误,材料中对仰韶文化晚期的分区规划的城市建设理念做了 客观分析,并无“否定”之意) 5.①仰韶文化的早期,各地区相对独立,粟作农业迅速发展成熟起来,具有成熟的粟作农业模 式;②仰韶文化的中期,人口增加,聚落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其由关中和晋南地区大规模向外 扩张;③仰韶文化的晚期,多元文化在中原地区汇聚,开启了早期城市化的进程。(每点2分, 意思答对即可) 6.C(“因为冯淮海担心找不到碓窑子”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他轻易不敢对母亲提起塌陷湖,一 不小心说到塌陷湖,或说到冯营,母亲的样子就有些难受”的内容可知,应是冯淮海出于孝心, 担心找不到碓窑子会让母亲伤心) 7.B(“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分析错误,这里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湖面的宽广 与平静,“烘托了冯淮海打捞碓窑子前内心的兴奋”牵强附会) 8.①既点出母亲的念想的由来,又指出碓窑子的价值与意义;②从而点出了打捞碓窑子的原因, 揭示了小说中对乡土生活回忆的主旨。(每点2分,答出两点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亦 可酌情给分) 9.①“打捞”既指打捞遗留在老家的碓窑子。②“打捞”还指打捞母亲的念想。碓窑子传到现在 已是第四代,母亲念念不忘。③“打捞”又指打捞一个家族的历史,是留在人们心中珍贵的乡 村故土的记忆。碓窑子在过去作用巨大,不光是自家享用,还方便了邻里,谁家享用都可以,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363A+ 碓窑子是全村人的记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10.CEH[(原文标点)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 谷也。] 11.B(用法不同,“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日”是名词做状语) 12.A(“比较容易攀登的西谷”说法错误,文中说“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13.(1)现在所经过的中岭和山顶,那些像门槛一样挡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 (得分点:“经”,经过;“限”,像门槛一样;“谓”,称。各1分,句意1分) (2)沿着泰山东麓,返回泰安,那么山的四面就都游览到了。(得分点:“缘”,沿着;“反”,返 回:“尽”,全、都。各1分,句意1分》 14.①琨瑞山山崖溪谷幽静深邃,更加奇特有趣。②琨瑞山人文文化深厚,印度和尚朗曾居住在 琨瑞山上并修建了庙宇。(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二: 泰山北部有很多巨大的山崖,其中灵岩最有名。我在乾隆四十年正月初四从泰安来此游 览。灵岩的形状像石头垒起来的城墙,高达一千多雄,周围形似环图,但南面空缺。南面被重重 山峦遮蔽着,条条溪流围绕着。从山崖到溪边,只要有尺寸长的平地,都种看柏树,遮蔽了高处, 堵塞住深处。灵岩寺就在柏树林中,林下是积雪,初升的太阳鲜艳明亮,寒冷的光辉在寺壁上闪 动。寺的后面依着山崖被凿为佛笼,以供奉佛像,估计它的高度,相当于山崖十分之九的高度, 陡峭难以攀登,从旁边斜着攀登才能上去。登上之后,便能遍观周围群山,山势像骏马奔腾,极 富奇妙的情趣,又像帷慕张开,军队行走。山崖尾部有泉水,乾隆皇帝出游到此,给它命名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