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53288

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课件(共31张PPT)-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19309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七年级,美术,初中,美版,PPT,1课
  • cover
(课件网) 画家乡的风景 想想我们家乡的风景, 有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年级下册 第一课 画家乡的风景 1. 教 学 目 标 2. 风 景 画 的 透 视 3. 风 景 画 的 构 图 4. 绘 制 风 景 画 目 录 教 学 目 标 PART ONE 1、初步了解风景画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体会绘画中的情感表现; 2、通过对作品的透视规律分析与学习,学会透视在作品中的应用; 3、通过图片或作品,绘制出表现透视规律的风景作品 画家乡的风景 朝戈《草原的路》 想一想: 画家是怎样在一张纸上面表现出了如此广阔的壮美风景? 朝戈《草原的路》 草地的形状由宽变窄像远处延伸 构成路的假想斜线消失于地平线上,加强了空间的深远感 如果将书上面图示中的斜线改为直线,你的感觉有上面变化吗? 画家乡的风景 风 景 画 的 透 视 画家乡的风景 哪幅作品更有空间感? 比一比 图1 图2 画家乡的风景 透视是一门 的学科。 在绘画中,艺术家借助透视的知识来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问题。 透视的基本方法有: 透视和 透视。 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规律 平行 成角 画家乡的风景 想一想 欣赏两组图片,小组讨论,画中的物体有什么规律?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 近大远小,近实远虚 透视包含的基本概念 视平线 心点 视点 1、视平线:它是通过心点做的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与眼睛的视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它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 2、心点:也叫主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正好在视圈的中心,处于视平线上,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画家乡的风景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画家乡的风景 视平线: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它是通过心点所做的一条水平线。与眼睛的视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 : 画家乡的风景 一、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客观物象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视线上有一个中心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因为只有一个消失点,也称为一点透视。视平线只有一个消失点,与画面垂直的所有平行线都消失于这一点。 画家乡的风景 《最后的晚餐》 油画 达芬奇(意) 画家乡的风景 画家乡的风景 二、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成角透视: 客观物象(指立方体)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视线上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现象,称为成角透视。 视平线上有两个消失点。 画家乡的风景 视平线 马棚(水粉) 袁运甫 画家乡的风景 平行透视只有: 消失点(心点) 成角透视有: 消失点 共同规律: 小结 一个 两个 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近实远虚等 风 景 画 的 构 图 画家乡的风景 水平式构图 居中水平线,如果是将水平线居中放置,能够给人以平衡、稳定之感 下移水平线,如果是将水平线下移,能够强化天空的高远。 上移水平线,而如果是将水平线上移,则可以展现出大地或湖泊海洋的广阔。 画家乡的风景 对角线构图 用斜线构图法,画面会给人一种运动的感觉。斜线的角度越大,运动的感觉也就越强烈。 画家乡的风景 对称构图 将面面左右或上下一分为二,形成左右呼应或上下呼应,其中画面的一半是主体,另一半是陪体。 常用于表现人物、运动、动物、建筑等题材。 画家乡的风景 L型构图 L型构图能让画面有张力,使面面有视力延伸。 L形如同半个国框,可以是正L形,也可以是倒L形。因为L形构图占据画面的两边和一角,使中间透空,视野开阔,使主体突出,主题明确,使画面活泼多变。 画家乡的风景 S曲线构图 “S”型构图是指物体以“S“的形状从前景向中景和后景延伸,这种构图的特点是画面比较生动,富有空间感西面构成纵深方向的空间关系的视觉感。 画家乡的风景 构图的类型有很多,下面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常见构图。 九宫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