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67129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课件)(共38张PPT)-【中职专用】《中国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83375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抗战,基础,2023,高教,课堂,精品
  • cover
(课件网) 第十单元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目录 CONTENTS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卢沟桥事变与全国抗战的爆发 四、日军的侵华暴行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大陆政策 中国:国民政府围剿红军 国际:西方“绥靖”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大陆 日本 材料1: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侵 华 背 景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1932.3 建立伪满洲国 1935 华北事变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3 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40.3 建立汪伪政府 1941-1942 细菌部队迁往哈尔滨(731) 1938 华北“治安强化运动” 1938.2-1943.8 重庆大轰炸 1940.3 南京 汪精卫 伪国民政府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2. 3 吉林长春 伪满洲国 1933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2.1.28一二八事变 标志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侵 华 大 事 记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 (2)概况: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一段铁路被炸为由,对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 (3)结果: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标志着长达14年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不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序幕 日军历时4个月零18天占领了东北1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变 1932年3月9日建立伪满洲国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日军对我平民大屠杀 活埋中国人的万人坑 刺杀幼童之后,集薪待焚 奴化教育 掠夺资源 731部队拿活人做试验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东三省沦亡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奋起抵抗,南京政府 “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基本方针依然是求和。经过英美等国调停,双方在5月5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布防,自此上海门户大开。 思考:为什么选择“上海”发动事变? 1、对他国:作为各国租界云集之地,利于转移国际视线、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2、对中国:作为全国经济重地,且离南京较近,迫使国民政 府屈服。 一·二八事变(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蔡廷锴,蒋光鼐)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 1932年,日本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满洲国"政权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 1945年日本战败,溥仪在通化临江县(今属白山市)内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伪满灭亡 之后包括溥仪在内的伪满战犯被苏军抓获,并于1950年被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改造。 材料:(九一八事变后)“从资源上说,中国失去了十分之七的大豆产额,失去了三分之一的森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铁产,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煤产,失去了十分之四的铁路,失去了五分之二的输出贸易。” ———许涤新《现代中国经济教程》 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 一、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 国民政府态度: (1)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2)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但国联调查团提出实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