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71290

【学霸秘籍】八(上) 第5章 物体的运动-苏科版物理-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73662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运动,pdf,课堂笔记,创优,尖子生,物理
  • cover
八年级上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解读1单位换算 1.国际单位:米(m)。 原单位 进率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 160.5cm=160.5×102m 米(nm)等。 =1.605m 3.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① 目标单位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m=106m 1nm=109m 4.光年:天文学中一种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其意义是指光在真空 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 解读2认识刻度尺 量程9cm 2长度的测量 分度值1mm 1.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游标卡尺 零刻度线 螺旋测微器等。 2.认识刻度尺② ·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 解读3刻度尺的“放法” 否在尺端,是否磨损。 。分度值: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3 ·测量范围(量程):从零刻度线到这把刻度尺的最后一条刻度线的 距离。 3.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解读4刻度尺的“看法” ·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与 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③ V ·看:视线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不能斜视。④ 24568 。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测量结果 若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所测结果是 5.18cm,则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该数 5.1 8 cm 值的准确值为5.1cm,估计值为0.08cm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26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3误差与错误 解读1误差和错误 1.误差:由于测量仪器不精确、实验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 没射正, 影响等客观原因,加上测量者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测量值与 有误差! 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可避免,不是错误。① 2.错误:测量时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 意等造成的。错误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实验 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 犯错误了 4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 1.测量时间的工具:实验室常用的计时工具有机械秒表和电子秒表。 日常生活中从古至今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手表 等,目前原子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2.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 间单位还有时(h)、分(min)等。1h=60min,1min=60s,1h=3600so 3.机械秒表 解读2机械秒表 。秒表的使用方法:第一次按下按钮时,表针开始走动(启动);第二 上弦钮 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走动(暂停);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归零。 按钮 分 。秒表的读数② 针 →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的分钟数,再读出大表盘的秒数,两个数 728930 秒 6 值相加即可。 针 24 →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15min,其分度值是 22 0.5 min 164s14432 →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30s,其分度值是0.1s。 (1)秒表读数方法:先读 小表盘,后读大表盘,小 二、速度 表盘决定大表盘 (2)注意:若小表盘指针 1速度 没有超过半分钟刻度线,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速度的大小等于运 则大表盘在0~30s内读 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数;若小表盘指针超过了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 半分钟刻度线,则大表盘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慢,速度越小。 在30~60s内读数。 3.公式:通常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即=。 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或ms(米每秒)。交通 27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