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287535

【精品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11:遗传的分子基础

日期:2024-06-13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6726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学,二轮
    2024年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11: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选择题 1.(2024高三·安庆期末) 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探索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发现遗传本质的过程中,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富兰克林通过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导出DNA呈双螺旋结构 C.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即中心法则是由梅塞尔森提出的 D.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科学地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答案】A 【知识点】DNA分子的结构;中心法则及其发展;拉马克学说和自然选择学说;假说-演绎和类比推理 【解析】【解答】A、在发现遗传本质的过程中,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A正确; B、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导出DNA呈双螺旋结构,B错误; C、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即中心法则是由克里克提出的,C错误; D、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是从生物性状的变化上解释了进化的现象,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孟德尔和摩尔根的实验都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导出DNA呈双螺旋结构;中心法则是由克里克提出的;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2.(2018高三上·中山模拟)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暗反应的全过程 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 A.O项 B.1项 C.2项 D.3项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解: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①错误; ②卡尔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了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元素的转移途径,②正确; ③赫尔希和蔡斯分别利用32P或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到不同的层次,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③错误; ④无论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还是混合复制,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后代的放射性强度均相同,因此不能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④错误. 故选:B.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⑤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