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95770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第2课《腊八粥》第二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

日期:2025-02-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68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课,作业,分层,课时,第二,腊八粥
  • cover
第2课 《腊八粥》 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1.古人庆祝“腊八”是为了(  ) A.庆祝丰收 B.祭祀祖先 C.表达美好希望 D.祈求团圆 2.《腊八粥》这篇课文的主要线索是(  ) A.八儿的心理活动 B.八儿的语言 C.八儿和母亲的对话 D.母亲熬腊八粥的经过 3.“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与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B.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 C.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D.它在群山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4.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大体上写了等腊八粥和吃腊八粥两件事,其中吃腊八粥写得最为详细。 B.课文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展现了淳朴、和睦、温馨的生活图景。 C.对话贯穿全文,如八儿向妈妈焦急地询问、讨价还价、对煮好的腊八粥感到惊异等,展现了八儿的天真与童趣。 二、填空题 (1)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是   。 (2)“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这两句话既表现了八儿的   ,又从侧面说明了腊八粥   。 三、语言表达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 这句话是对八儿的   描写,写出了八儿想要吃腊八粥的   。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①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八儿   。 ②用同样的修辞手法造句。 四、课内阅读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在选文中找出与“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 3.画双横线的句子“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中让八儿“奇怪”的是   。 4.作者用了   的修辞方法来写腊八粥中各种食材的样子,这样写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好处?  五、现代文阅读 烧饼葛(节选)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要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来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摄氏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