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390845
12.4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556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12.4
,
2024--2025
,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满江红 秋瑾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璇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 走近作者 1903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背景知识 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欲展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整体感知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意。 秋季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里喻指八国联军攻破北京事。 我 这里借指女子 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 思念浙江故乡 很,甚 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境况。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莽莽人世 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 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激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朗诵全词,概括内容。 上片:回顾过往生活 下片:思虑未来前途 细节探究 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 (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 《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 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3)“不因人热”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 (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再读课文,体会词人的感情。 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投身革命,报效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1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共22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件(共23张ppt)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2025-02-21)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2-2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