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课 探秘二维码 二维码技术原理 二维码技术原理主要是利用黑白像素的排列组合来表示不同的数据。二维码由许多小方块组成,每个小方块被称为一个模块。其中,黑色模块代表0,白色模块代表1。二维码的编码过程首先将要转换的数据转换为二进制码,然后将二进制码按一定规则填充到二维码的模块中去。这个过程包括数据填充、定位标志、校验码等步骤。 二维码技术原理 二维码的构成主要是由编码规则二进制和码元的交替顺序而成,里面包含了大量信息,分别用码元组成黑白图案,定位图案。二维码的表面图案可以变换,这得益于图案解码技术,普通二维码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混编,通过解码还原,得出不同的表面图案,而不影响码元结构,这就是二维码的掩码画图技术。 二维码使用方式 二维码的识别过程是通过扫描设备(如手机相机或专业扫描器)将二维码的图像传输到电脑或手机上,然后图像处理软件会对接收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图像识别、去除噪声等。最后,通过解码算法,将图像转换为二进制码,并还原出原始的数据。 二维码流行的原因 二维码的优点在于它的信息存储量大,可以包含文字、数字、图片等多种信息,同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即使部分损坏也可以准确还原。因此,二维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商品条形码、电子票务、移动支付等。 二维码 项目任务 二维码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传递和机别技术。二维码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地铁广告、报纸、火车票、快餐店、电影院、团购网站及各类商品外包装上都能见到二维码。二维码被誉为“线上线下的一个关键入口” 渗透生活 随处可见 火车票上的二维码 手机扫描二维码 以小组为单位,了解二维码的组成结构、编码原理、功能、分类、特点及应用,学习二维码的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小组的二维码。 主要内容梳理 思维导图 信息完善处理 通过互联网手段去收集有关二维码的相关信息 数据采集 对收集到的众多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选择符合要求的信息 数据分析 将符合要求的信息再次精简“提纯” 数据加工 RESEARCH BACKGROUND 01 02 03 将最终数据填入思维导图模型中,完成数据的撰写 数据撰写 04 二维码组成结构 格式信息 表示该二维码的纠错级别,分为L、M、Q、H。 (3) 版本信息 即二维码的规格,QR码符号共有40种规格的矩阵(一般为黑白色),从21x21(版本1),到177x177(版本40),每一版本符号比前一版本 每边增加4个模块。 (4) 数据和纠错码字 实际保存的二维码信息,和纠错码字(用于修正二维码损坏带来的错误)。 (5) 校正图形 规格确定,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也就确定了。 (2) 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 用于对二维码的定位,对每个QR码来说,位置都是固定存在的,只是大小规格会有所差异。 (1) 二维码特点 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 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编码范围广 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 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30%仍可恢复信息。 译码可靠性高 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可引入加密措施 保密性、防伪性好。 成本低易制作 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调整尺寸 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使用阅读器识读 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项目指引 收集资料,了解二维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