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5发现生长》教学设计 课题 发现生长(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教材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回顾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发育过程,希望通过收集各种生长发育的信息,证明自己的生长变化。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建立通过观察获取信息的观点来帮助自己的结论更准确。在仔细观察过程中会发现他们除了身高、体重的变化之外,还有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2.学情分析 1、对自己的生长情况是很熟悉的。 2、可以收集到一些生长的证据。 3.对于自己一直在生长可能存在误区,可能会局限在生长只在身高、体重的变化,从而忽视思维的生长。 3.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能准确的说出自己身体的变化。 2.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4.评价任务 (1)身体中的哪些在不断生长中?(检验学习目标1、2) (2)如何科学的检测自己的生长?(检验学习目标2、3) 5.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调查、不同年龄段的衣服、学生体检记录、学生成长照片或视频。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科学书、铅笔、证明自己生长过程中的物品(3个) 6.学习过程设计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 1.聚焦PPT上的照片,猜猜他们是谁呢? 教师活动1 1.问题引入: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组照片,他们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一起来猜猜他们是谁呢?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利用课前调查的资料,把10个孩子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着重突出了他们在身高、体重、样貌、头发和牙齿等方面的变化。这种游戏一样的设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人的生长变化。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 1.先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 2.展示自己的生长资料。 3.计算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 4.分享交流生长数据。 教师活动2 1.谈话:其实我们大家都有一个相同的经历,就是我们都是从小到大的,那你有注意到过自己身体的变化吗?有哪些变化呢?(板书课题) 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听到同学们讨论的如此激烈,看来是非常关注自己的生长了,那你能拿出些什么证据吗?(学生展示并说明自己的证据) 3.孩子们,你们想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体重增加了多少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4.汇报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生长数据,切实体会到自己的生长。 5.小结:刚刚,许多孩子分享了自己生长的证据和生长的部分数据,通过这些发现我们确实在生长。活动意图说明: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数据对比,切实体会到自己的生长。同时发现生长是大家都在经历的事情,在交流中更加了解彼此也分享生长中的故事。看到自己比出生时增长的身高、体重数值感受到生命奇妙的同时,感恩父母辛苦照顾。。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3 1.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回顾旧知,解决新问题。 3.认识到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从婴儿健康长大,说说心里话。教师活动3 1.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2.回顾前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变化? 3.通过多次训练有些技能可以被强化和提高,这些也是我们身体生长变化的一个方面。 4.当我们还是小宝宝时,家长就给予了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照顾着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健康地成长。此时此刻,孩子们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活动意图说明:素质教育中情感教育也是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小学科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所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知恩、感恩,也是为达成素质教育贡献力量。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4 1.分享成长的故事。 教师活动4 1.同学们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也许不是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