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我是一张纸》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了解纸的来源,感受纸来之不易,树立珍惜纸张、爱护环境的意识。 健全人格:积极反思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掌握节约用纸的方法,养成环保的习惯。 责任意识:了解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体会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话题二“我的苦与乐”教学反思: 教师依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百宝箱来展示各种纸制品,不仅引出了教学内容,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的开课,在日常教学中容易操作,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有针对性的资料,引发学生参与思考、讨论,不仅让学生认识到纸的重要性,而且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没有纸的状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纸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并且引导学生了解纸的生产与环保的密切关系,能有效引导学生产生节约用纸的想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与学生共同制订节约纸的倡议书,在方法与内容上给予切实的指导,真正将行为指导落实到了实处。 需要注意的是,倡议书依然只代表师生良好的愿望,还不是学生的切实行为,更不是行为习惯。所以,如果此环节侧重行为习惯养成的话,还需要结合班级生活,进一步落实倡议书提到的内容。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