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24874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青岛六三版第七单元 《小数加减法》整单元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16389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
  • cover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小数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 ( 第一阶段 目标确立依据 ) 一、单元关系图 二、课标分析 (一)课标摘录 本单元属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以下叙述: 1.学段目标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的加减运算,理解运算律;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日常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2.课程内容 内容要求: 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学业要求: 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 通过小数加减运算与整数运算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 (二)课标分解 1.课标解读: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 学什么 “会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具体是指:学习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验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验算、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简便计算。 学到什么程度 “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形成运算能力。”具体是指: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法并会验算;能灵活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准确熟练地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能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怎么学 1.结合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计算,在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2.借助情境图,通过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及整数运算律推广到小数,学会简便计算。 2.从课标分析可以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 数感 1.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2.能对运算的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2 运算能力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 推理意识 1.将整数加减法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寻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在比较的过程中归纳出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3.解决问题时能表述清楚解题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 4 模型意识 1.经历生活线-数学线-思维线的探究过程,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 2.“猜想—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 5 应用意识 利用本单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出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方法。 三、教材分析 1.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 ( 承上 起始 启下 ) ( 本单元内容 (四下第七单元) 小数加减法包括;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验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 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验算; 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小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