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31205

《西游记》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拓展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2次 大小:1346323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本书,PPT,27张,课件,拓展,阅读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之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主讲老师:XXX 时间:x月x日 四大名著整本书阅读拓展课件 是一个英雄的成长史 也是一个人从自我到无我的进化史 《西游记》 作者生平及《西游记》 壹 贰 《西游记》的内容及思想 叁 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分析 肆 孙悟空艺术形象的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作者生平 及《西游记》 吴承恩(151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作者生平及《西游记》 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人,明代小说家。 他一生性情诙谐幽默,酷爱野史奇闻,使他能借助神话故事抒发对现实的不平与愤慨,曾自称“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他的著作,今存的有《西游记》和《射阳先生存稿》。 作者生平及《西游记》 吴承恩也正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这部令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大文学巨著。 《西游记》取材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唐代慧立、彦琮的《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南宋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 《西游记》的内容及思想 《西游记》的内容及思想 《西游记》写的是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 全书一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故事梗概 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 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番折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 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 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西游记》的内容及思想 作品主题 《西游记》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的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的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同时启示人们: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的目的,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的战胜一切敌人。 《西游记》的内容及思想 作品主题 《西游记》能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于在思想上它“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明代社会的黑暗,有很明显的现实批判意义” ,还在于《西游记》在艺术方面塑造了一批最值得称道的孙悟空等艺术形象。 第三章 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分析 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分析 形象分析 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人物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务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救出,同往西天取经。 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变,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分析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华,感之既久,遂有通灵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石猴。五官具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孙悟空是一个来历不凡、聪明机智、神通广大的人物 由此可想见孙悟空乃是聚天地灵气孕育而生的一只石猴,自然无父无母,随后孙悟空也曾历尽艰辛辛苦求学,于菩提祖师处习得本事。求学的坚毅和勤勉,加上自身的聪慧悟性,让他成功地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一身近乎无敌于天下的本领。 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分析 孙悟空是藐视皇权和封建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