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2625

【精品解析】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与磁单元测试卷 培优卷

日期:2024-06-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6233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一,试卷,下册,精品,八年级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与磁单元测试卷 培优卷 一、选择题 1.“自制指南针”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小科用条形磁铁将缝衣针磁化后,将其放在水中漂浮的一片树叶上。多次将树叶轻轻旋转,待树叶静止后,观察到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南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叶尖端指向地磁南极 B.指南针的“N”应标注在树叶尖端 C.树叶周围存在磁场和磁感线 D.若用磁体的N极靠近树叶尖端,会相互吸引 【答案】D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AB.磁体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 C.根据磁场和磁感线的定义判断; D.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解答】AB.树叶静止时,树叶的尖端总是指向南方,则树叶的尖端为南极,应该标注S极。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交错分布,因此树叶尖端指向地磁北极,故A、B错误; 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而磁感线并不存在,故C错误; D.树叶的尖端为S极,磁体的N极靠近时会相互吸引,故D正确。 故选D。 2.有两根大头针被磁铁吸引,悬在磁铁下方,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根据磁化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当大头针吸在磁铁下方时被磁化,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左边大头针的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右边大头针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两个大头针下端相互吸引,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条形磁铁和电磁铁,虚线表示磁感线,则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  ) A.S、N、S、S B.N、N、S、N C.S、S、N、N D.N、S、N、N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出电磁铁的N、S极,然后利用磁感线的特点即可确定条形磁铁甲、丁的N、S极。 【解答】根据图示的线圈绕向和电流从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结合安培定则从而可以确定电磁铁的乙端为S极,丙端为N极。 在磁体的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N极,所以条形磁铁甲的右端为N极; 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所以条形磁铁丁的左端为N极。 故AB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D。 4.如图是小红同学设计的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 R 阻值随 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铃应接在 A 和C 之间 B.电磁铁的上端是 N 极 C.用久后,电源电压U 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 D.为使该检测电路在 CO 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 R 的滑片向下移 【答案】C 【知识点】电磁铁的其他应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A.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欧姆定律得出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磁性的变化,结合电路分析; B.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极性; C.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据此分析; D.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即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1+R2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确定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 (4)在CO浓度越低电阻越大,因控制电路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分析。 【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控制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因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故电铃应接在B、D之间,故A错误; 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