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568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初中部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第2章 第2节 植株的生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46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湖南省,植株,人教,新人教,新版,教案
  • cover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 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你播下的种子都萌发成幼苗了吗?一株小小的幼苗是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呢?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了新课。 预学: 1、课前准备①提前3—4天各实验小组结合 种子萌发的条件,培育小麦的幼根和根尖方法如下:取一支试管,把吸水纸围在试管的内壁上,取几粒小麦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壁之间,向管内注入清水,使吸水纸一部分及种子的一部分浸入水中,放在温暖的地方②兴趣小组每人一份调查表,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到花卉市场、园林管理处或师院生物系或上网查询) 2、张巧与李妙进行同品种大豆盆种比赛,光照 和浇水情况基本相同,张巧的大豆生长正常,李妙的大豆叶片发黄、植株矮小。请你分析后者土壤中可能缺少的养料是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钙的无机盐 3、用以下三种水:①蒸馏水②河水③稻田中的浑水,分别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一个月后,幼苗的高度可能是( ) A、①、②、③中幼苗高度一样 B、①中幼苗最高,②中次之,③中最矮 C、①、②中幼苗一样,③中最矮 D、③中幼苗最高,②中次之,①中最矮 4、植物体内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含哪些元素( ) A.硫、钾、铁 8.铁、磷、锌C.钼、铜、氮 D.氮、磷、钾 5、农民为农作物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A.糖类 B.蛋白质 C.无机盐 D.土壤微生物 6、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C.维生素 D.适宜的温度 探究及精导: 首先由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描述此实验设计的方案、实验的过程并把探究的结果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取一只试管,把吸水纸围在试管的内壁上,取几粒菜豆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壁之间,管内注入清水,使吸水纸的一部分及种于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幼苗长到一定长度时,选择其中的两株幼根长的比较直的幼苗,切去其中一株的根尖,几天后发现,被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另一株幼根却伸得很长。取一支试管,把几粒菜豆种子放在湿润的吸水纸与试管壁之间,置于温暖处,等幼根长到一定长度时,选择长的比较直的两株幼苗,用毛笔分别在根上画上4条等距离的横线,几天后,会观察到横线的距离不相等了,而且越靠近根尖的地方,横线的距离越大。此时生物课外小组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教师引导全班的其他同学对其中一些不清楚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根是靠根尖向前生长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评价,对有特色的创意,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 组探究活动的过程、现象和结论,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探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各小组探究的数据不完全一致,需要共同分析原因、集思广益、展开讨论: (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时,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幼根的生长情况不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