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47600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1-26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2465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华师大,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 cover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第一章水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下渗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有关诗词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呜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5.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选项中正确、全面的是(  )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6.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A. B. C. D. 7.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用100mL量筒量取7.5mL的蒸馏水 B.称量时,将食盐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溶解固体药品时用玻璃棒来搅拌 8.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m g溶液B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B>A C.m 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 g D.向m g溶液A中加入x 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大于m g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自来水是纯净的水 C.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人体健康 D.水是宝贵的资源 10.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取青蒿素一般是将青蒿素溶解在液态溶剂后,再把溶剂汽化而析出青蒿素,此过程温度不能过高。因此,作为提取的液态溶剂(  ) A.沸点不能太低 B.沸点不能太高 C.能通过减压来提高沸点 D.不易挥发 11.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12.在下列各种水体中,水量很少但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冰川水 B.土壤水 C.地下水 D.河流水 13.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夹持装置已略去)。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液态氨 -33.5 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A.液态氨 B.酒精 C.水 D.煤油 14.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