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49651

8-2《登高》课件(共17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221814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登高,课件,17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杜甫 登高 萧瑟———悲秋传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楚辞·九辩》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作者介绍 杜甫(712 -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是我国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家族源于京兆杜氏的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号杜陵。他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曾隐居于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的诗歌取材广泛,富时代性,包括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等。他的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因此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他也被誉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明清以后,他也常被尊称为“老杜”。 子美 现实主义,“诗史” 少陵野老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杜草堂、老杜、“诗圣” 字 号 诗 其他 杜甫 明代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 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凭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七律 1、篇幅固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押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 3、讲究平仄,有四种基本格式 4、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晚节渐于诗律细 ———《登高》中的形式美 八句全用对偶,语言精炼,环环相扣。首联本可不对偶,但本诗不仅两句互对,当句又自对。工整流畅,久经锤炼而归于自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朗读涵泳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朗读涵泳 补充背景 杜甫生活和创作的四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望岳》(涉世不深,积极进取);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吏”“三别”(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4)漂泊西南时期(759—770):《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 补充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作者五十六岁流寓夔州(今属四川)时写的。此时,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诗人失去依靠,知交零落。“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 严武病逝后,杜甫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堂,南下至夔州。在夔州期间他的生活依然困苦,身体也一直不好。 秋天,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