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51323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2726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
  • cover
绝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和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谁是英雄?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见识到了各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战场上,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横渡长江、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军是英雄;赛场上,在屏息敛声的观众们眼前,以一套令人眼花撩乱的高难度动作从天而降插入碧波之中的跳水冠军吕伟是英雄;科研中,不断攻克难关,直至筋疲力尽的居里夫人是英雄;生活中,任劳任怨、不辍劳作、宽厚仁慈的朱德母亲是英雄;文学殿堂中,外貌平庸、目光如炬的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是英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他人而奉献的人,都是英雄! 1.文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ǎng) B.屏息敛声(bǐng) C.筋疲力尽(jīn) D.不辍劳作(chuò)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肃然起敬 B.击溃 C.眼花撩乱 D.平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使用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的有效约束。 B.一个气质高雅的人说话必定是懂得抑扬顿挫的,既可掷地有声,也可轻言细语。 C.时间是历史的雕塑家,它镌刻着奋斗的年轮,记录着大千世界的风风雨雨。 D.一声巨响振聋发聩,撕破了深夜的寂静,惊醒了熟睡的人们。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前年,在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我在一棵枯死的胡杨树跟前站立了很久。我赞叹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沙漠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变成春天的故乡呢? ①它虽然已死去千年,但仍然以一棵树的形象存在于人间 ②那么就可以证明,沙漠只是后来的演变 ③既然沃野可以变成沙漠 ④由此也引发我的思考:既然千年前这里还有树木 ⑤它虽然再也听不见春天的召唤,但却给执著的生命留下不朽的启迪 A.①⑤④②③ B.⑤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⑤ D.⑤④②③① 5.对以下三幅碑刻拓片的相关内容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图①文字内容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本句中“长河”是写长长的河流。 B.图②“心远地自偏”强调隐居要做到处闹市若幽谷,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 C.图③内容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信念和勇气。 D.图①为隶书作品,蚕头雁尾,古朴典雅;图③为楷书作品,字体方正,结构严谨。 综合性学习。(3分)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信”文化意蕴丰厚,深入人心。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如何践行“诚信”。 近日,92岁高龄的陈金英登上了热搜。她曾在退休之后创业,开办羽绒服生产厂,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女企业家。后来因经营不善等原因,陈金英欠下2000多万元的债务,为坚守契约精神,她勇敢地承担起债务,历时十年,靠着摆摊卖衣服还清了全部债务,因此被大众誉为“诚信奶奶”。陈金英的事迹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